七成白領露愁容 能力不被重視心不甘
來源:江南晚報發布時間:2011-12-31
臨近過年,忙碌與焦慮來襲。本報調查結果,近七成錫城白領感到年終焦慮,其中發展焦慮是大頭。走訪調查發現,職業女性的情感焦慮尤為突出。
焦慮二字已成為2011年度關鍵詞,媒體采編也極盡“標題黨”之能事,“落了一地的焦慮”、“焦慮,總有一款適合你”、“全民焦慮時代”……臨近年終,焦慮更是被放大,記者好奇“落地”無錫的焦慮指數幾何?無錫“白領”都焦慮些啥?故而發起調查。
近七成白領“年終焦慮”
回首即將過去的2011年,61%的人認為自己有所收獲,28%的人得過且過,湊合著過,11%的人認為過去一年一無所獲。臨近年關,業績考核、業務評比、年終總結……像緊箍咒一樣箍緊了職場中人。“年終焦慮”像魔魘一樣,纏繞著錫城市民。臨近歲末,本報記者發起的調查中就焦慮指數而言,沒有或很少時間有焦慮的市民為33%,有時有焦慮情況的市民為28%,大部分時間有焦慮的市民達33%,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的占6%.綜合調查情況,年終焦慮的市民高達67%.在本地論壇上,網友頻頻跟帖:“windylex”嘆“年終各種事情,各種忙不過來~~”:“低調生活”說“焦慮啊,我對一切都感到焦慮”:“吥喓莣卻”則郁悶“2011年一無所獲”。
最焦慮職業發展前景
在焦慮內容調查中,14%的市民具有生存焦慮,68%的市民具有發展焦慮,18%的市民具有情感焦慮。發展焦慮中,尤其憂慮工作能否有突破、職位能否得升遷。職場新人工作不久,脫離了新鮮感,發現平臺、前景并不契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預期和現實的落差使得新人感到焦慮。在新區一家外企工作的小盧正密謀跳槽。雖然大學剛畢業,從事的是專業對口的工作。但目前的工作給不了他滿足感。“工資少,干活累,關鍵是沒培訓。我剛踏入社會,自然希望能多學點東西,但是現在的單位連一次培訓都沒有,我問過人事處了,以后也不會有培訓。我雖然是管理崗位,但也是偏重技術的。一天到晚差遣我做點小事,我怎么甘心?即使在這挨著,也不過是為等年終獎。”
年資較高的職場中人,期望工作能有新進展,職位能有新變動,但是學歷高、干勁足的新人讓他們焦慮。在市區一家培訓機構做英語教師的小周,談起單位新來的一位老師倍感壓力:對方口語表達流暢,精心設計的課程內容獲得學生好評,階段培訓課程一個接一個,“業務量一上升,年終獎比我們都豐厚,你說讓我們這些老人情何以堪”。在新區一家國有銀行支行工作的方小姐愁眉不展,2011年即將結束,但全年的任務還沒完成。眼看“大限”將至,方小姐已顧不上猜想年終獎了,倒在擔心到時要挨領導批評。“最怕領導的冷暴力,對業績好的同事態度熱情,對我們這種業績差的,都不多看你一眼。”
在無錫某大型國企工作的張先生說,他是學IT的,進了單位后,發現技能并沒有提升多少,但是唱歌、喝酒、人際關系維護等“灰色技能”在工作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IT是個動態行業,需要不斷學習、實踐,被應酬困住,我的業務技能怎么進步?以后我憑什么真正立足?同樣做IT,我的同學大多在微軟、IBM,或是百度、華為等大企業,平臺高待遇好,同樣過一年,我感到自己就是‘盧瑟’(注:失敗者的英語諧音)一個”。
年輕女性情感焦慮突出
采訪發現,未婚女性的情感焦慮比較突出。吳小姐在政法系統工作,大學畢業工作了三年,感情一直沒著落,面臨被父母催婚的壓力。眼看2012年就要來了,很多朋友都趕在年前完成了人生大事。僅12月就被“紅色炸彈”轟炸了5回的吳小姐淡定不了了:“婚宴不知參加多少回了,頻率這么高,真讓人受不了。眼看人家雙宿雙棲,自己依然形單影只。”吳小姐說,新年對她來說只是又老一歲,父母的“催婚令”會越來越急。
無獨有偶,29歲的潘小姐也是如此。“眼看著我就要30歲了。大齡‘剩女’就是家人的關注焦點。今年我已相親30多次,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一次能成的。新年一到,就意味著又是一個不停相親的輪回。”
沒著落的著急,有著落的要過年也不省心。王小姐和男友是大學同學,畢業后留在無錫工作。王小姐是浙江衢州人,男朋友是河北保定人,王小姐自我調侃說:“一到過年,我們倆就頭大。今年他先跟我回衢州,然后我跟他趕去保定。長輩禮物、壓歲錢、請客吃飯就夠頭大的了,還要和兩家親戚走動,話不投機還得沒話找話。之前我們就先回哪家過年的事大吵了一架。”
專家提醒放低心理預期平和應對
無錫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張明廉說,產生年終焦慮的原因在于,期望值與實際生活的落差較大。對年終分配、工作安排、生活境況等的預期,在辭舊迎新的時間節點前就應有所規劃。適當的焦慮可以催人奮進,過于苛求只會令身心俱疲。要學會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現實,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
出現焦慮情緒時,要學會傾訴,跟朋友、家人聊天,排解和消除不良情緒。放松自己的工作、生活節奏,以適當的運動、娛樂沖淡不良情緒的影響。舒緩年終焦慮的辦法很多,關鍵要針對自己的問題癥結所在酌情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