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業識別系統-CIS 一、名詞解釋 1、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業識別系統,作為一種實踐活動,CIS時通過對企業理念的精神層面、行為層面和視覺設計層面的各種要素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規范和整合,塑造企業獨特個性和精神內涵的經營活動和管理職能。 2、理念識別:簡稱MI(Mind Identity),主要是指由企業使命和宗旨、經營思想、價值觀、人才觀和行為準則等因素所組成的企業精神要素。 3、行為識別:簡稱BI(Behvior Identity),是企業社會使命、經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體現。它既包括企業的整體行為,也包括企業中群體的行為,特別是時時處處代表企業行為的個體成員的行為舉止。 4、視覺識別:簡稱VI(Visual Identity), 它借助藝術設計的方法,綜合運用符號、色彩、構圖和空間造型等要素,通過形象化的手法集中表現企業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以豐富的形式向社會傳播有關企業獨特個性的信息。 二、選擇題 1、1907年,建筑設計專家培特。貝倫斯任德國電器工業公司(AEG)的設計顧問,被認為是現代CI視覺設計的萌芽。 2、美國IBM新標志的問世,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CI正式形成和發展。 3、企業更名方法:以產地命名法、以人物命名法、以數字命名法、以譯音命名法。 4、企業理念的形成要素:企業精神、經營觀、企業價值觀、人才觀、行為準則。 5、企業精神是關于一個企業的精神信仰和企業風格的概括性精神體系。 6、企業標志是一種融合色彩與構型的非語言符號,是一個企業為了與其他企業相區別,并通過它來傳遞企業特定信息和內涵的識別標志。 7、一份完整的CIS手冊由封面、前言、總則、目錄、正文組成。 8、CIS手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企業“憲法”的作用。 三、問答題 1、美國型CIS及其特征是什么? (1)多以原有或自造的英文單詞構成公司的名稱 (2)美國企業較多的注重標志設計的視覺部分,強調視覺傳達設計的標準化 (3)美國的CI設計在系統性方面還比較單一,沒有形成豐富的內涵和體系化操作模式 2、日本型CIS及其特征是什么? (1)二戰剛結束時,單靠“商品力”的一軸指向時代 (2)20世紀60年代,“商品力”和“銷售力”的兩軸指向時代 (3)20世紀七八十年代后,“形象力”的作用,以三軸指向為基礎 3、CIS在我國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1)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是我國企業以模仿為主導入CIS的階段 (2)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是CIS在我國的調整階段 (3)以新世紀初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我國企業開始其國際化發展戰略為開端和標志,CIS在我國逐步進入成熟發展化的階段。 4、CIS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1)整體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2)提高企業根據變化了的市場應對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3)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 5、企業文化與CIS聯系與差異有哪些? 聯系: (1)CIS和企業文化都致力于解決企業的經營管理問題 (2)CIS和企業文化都受到所在第民族地域文化、企業傳統、企業發展階段和企業領導個人好惡等因素的影響 (3)CIS和企業文化都以企業的理念、價值觀等精神層面的因素,以及企業中的行為習慣和取向為關注點和研究對象 差異:(1)體系不同 (2)實施的策略不同 (3)實施的主體不同 6、品牌管理與CIS有何區別? (1)品牌管理與CIS關注的對象不同。品牌管理關注品牌資產;CIS關注企業理念 (2)目的不同。品牌管理目的是提升品牌所代表的無形資產和市場價值;CIS的目的是實施具有差別而獨特的企業個性塑造 (3)實施策略方面不同。品牌管理需要時時關注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喜好、評判和取舍 (4)CIS是實現品牌管理的途徑和方式之一。CIS是企業自身的、對內而開展的經營管理策略;品牌管理表現為對外的、關注于市場表現的“外向型”行為 7、導入CIS要解決哪些問題? (1)企業名稱過于陳舊且缺乏新意,易被人們誤認,產生誤解 (2)企業面臨多元化經營問題,傳統企業品牌的統一性和一貫性逐漸喪失,需要在新的層面上達到統一與更新 (3)企業發生合并或兼并之時,需要重新整合確立新的企業理念、行為與視覺識別 (4)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其使命和內涵發生新的改變,需要借助導入CIS進行革新 (5)企業面臨競爭對手,其知名度和競爭力處于劣勢,需要進行競爭策略調整和趕超競爭對手 (6)企業整體活力不足,員工士氣低落,急需改善和重整 (7)舊的品牌形象難以適應新的市場潮流,或進入市場存在障礙,需要革新企業品牌形象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國際公共關系復習資料第五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國際公共關系復習資料第七章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