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當代中國中央行政制度 性質制度的基本內容:行政組織、行政及至、行政機構只能以及行政力體制等到方面的內容。 第一節 國務院的法律地位、組成、任期 一、國務院的法律地位 國務院的前身是建國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政務院,54年后才改。 82年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構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二、國務院的組成和任期 組成: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總理由國家主席提名。連任不超過兩屆,每屆5年。 第二節 國務院的職權 二、國務院職權的行使 1.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特指的行政法規,只有國務院能頒布,如名稱為××條例,××規定,××辦法等。) 2.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的戒嚴,等等。 第三節 國務院機構設置 (重點) 一、建國以來國務院機構設置的沿革 我國政府機構的設置遵循的原則:需要、統一、精簡、效能原則。 1.49-50年代末 三增一減。 政務院下設政治法律、文化教育、財政經濟、人民監察四個委員會。 52年,在地方設六大行政區行政委員會,作為中央的派出機關,增設國家機會委員會(相當于政務院)。 54年 政務院改名為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56年,國務院工作部門達81個。 58年對機構進行精簡。撤銷、何必了9個部委等。 2.60-70年代初 一增一減。 60-64年 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增設到77個。 66年文革 減到32個部門。 3.70-80年代 三增一減。 71-75年43個 75年52個 78年 76個 81年52個 4.80-80年代末 一增一減 83-86年 72個 87年 68個 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提出政府職能轉變,指出,“為了避免重走過去”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老路,必須抓住職能轉變這個關鍵。 5.90年代 一增二減 二、現街道國務院機構設置 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這次改革目標是“建立辦事高效……行政管理體制。 該方案明確指出改革遵循以下幾個原則。(詳見P128) (一)國務院組成機構 國務院,列入其組成部門序列的共29個部、委、行、署,分四種類型: 宏觀調控部門: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 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農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和資源管理部門: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家政務部門:國家民族食物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審計署。 重點:03年的變動 (現共28個) 體改委+計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經貿委+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商務部 “計生委”改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二)國務院直屬機構 (選擇) 前五項自己將平時經常聽到的背一下是屬于什么機構即可。(詳見書P130-131) 03年增設銀監會,98年新增 政監會、保監會。 (六)議事協調機構(非常設)如:防汛抗洪總指揮部、婦女兒童協調委員會等。 (七)企業單位(經濟實體) 特大型國企。 (八)中國中央、國務院 如:中共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等。 第四節 國務院領帶體制和會議制度 建國初期直到82年,國務院從總體上看實行的是集體負責的領導制度-委員會制。(選擇) 一、行政首長負責制(“三權一責”) 總理負責的具體內容:全面領導權、最后決定權、人事提名權、行政首長負全面責任。(選擇) 二、國務院會議制度 國務院會議由國務院全體會議(兩個月或一個季度召開一次)、常務會議(每周一次)和辦公會議(不定期召開)構成。(選擇)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資料(6) |
|
閱讀下一篇:自考“科技檔案”筆記(1)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