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哪一項不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演示法 D.調查法 2.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屬于 A.策略性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3.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100 B.實際年齡與智力年齡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100 4.提出社會學習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奧蘇伯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 A.接受學習 B.發現學習 C.機械學習 D.有意義接受學習 6.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稱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歸因 C.自我效能感 D.成功動機 7.“植物”“動物”等具體概念的理解影響著對“生物”概念的理解,這是 A.正遷移 B.負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8.日常生活經驗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這種想象最可能的解釋是 A.雙重編碼理論 B.深度加工說 C.圖式理論 D.知識分類學習論 9. 也叫做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A.具體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理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10.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練習中期出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 A.抑制現象 B.挫折現象 C.高原現象 D.停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