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條中,( )是英國密而頓·凱恩斯(Mition Keynes)規劃的特點。
A.多種就業機會,社會就業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方案靈活經濟
B.生活設施齊全,社會就業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賴母城的工業生產
C.就業平衡,交通便捷,方案靈活經濟,生活服務設施齊備
D.多種就業機會,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賴母城
【答案】A
【解析】提示:英國20世紀60年代建造的米面頓·凱恩斯屬于第三代衛星城,實質上是獨立的新城,其特點是城市規模比第一代、第二代衛星城擴大,并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設施。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6:城市分散發展模式——從田園城市到新城;
衛星城: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于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代衛星城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務設施,但生產與公共生活仍有賴于母城解決,稱為臥城;第二代衛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業與服務設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在當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對問題解決不徹底,稱半獨立的衛星城;第三代衛星城即獨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約30-50km,有相應工業區與居住區,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設施,可以保證居民在當地就業和生活。
新城:對按規劃設計建設的新建城市的統稱,強調了新城市的相對獨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為其本身周圍的地區服務,并且與中心城市發生相互作用,成為城鎮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
2.當代城市規劃思想方法的變革不包括( )。
A.由單向的封閉型思想方法,轉向復合發散型的思想方法
B.由最終理想狀態的靜態思想方法轉向動態過程的思想方法
C.由剛性規劃的思想方法轉向彈性規劃的思想方法
D.由指導性的思想方法轉向指令性的思想方法
【答案】D
【解析】提示:當代城市規劃思想方法的變革還包含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轉向引導性的思想方法。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11:城市規劃思想的發展;
①《雅典憲章》(CIAM,1933年):
城市規劃的出發點:人的需要和以人為出發點的價值觀。
城市的功能分區: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將各種預計作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區,在位置和面積方面作一個平衡,同時建立一個聯系三者的交通網。
②《馬丘比丘憲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與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據:獲得基本生活質量;與自然協調。
在1933年,主導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在1977年,目標應當是把已經失掉了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和相互關聯性、并已經失去其活力和涵義的組成部分重新統一起來。
城市規劃師必須把城市看作為連續發展與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結構體系,應努力去創造一個綜合多功能的生活環境。
3.( )書的出版被人們形容為“好似在歐洲城市規劃領域炸開了一顆爆破彈”。
A.《明日的田園城市》/霍華德
B.《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西諦
C.《城市——它的成長、衰敗與未來》/沙里寧
D.《城市設計》產自伯德
【答案】B
【解析】提示:西諦針對當時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忽視城市空間藝術性狀況,在《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中提出:我們必須通過對城市空間各類構成要素的相互關系的探討,揭示設施之間及與人之間的協調,從而建立起城市空間的豐富多彩和人的活動空間的有機構成。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5:現代城市規劃的早期思想;
①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的土地歸公眾所有,由一委員會受托管理。
②柯布西耶的現代城市設想
城市應當集中發展,由此而帶來的城市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采用大量的高層建筑來提高密度和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統。
③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亞·瑪塔的線形城市:城市建設的一切其他問題,均以城市運輸問題為前提;
(2)戈涅的工業城市:現代城市在生活和技術基本背景中的組織功能、用地功能分區的雛形;
(3)西諦的城市形態研究:《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對當今城市設計產生影響;
(4)格迪斯的學說:城市——區域研究;先診斷后治療:調查——分析——規劃。
這一思想經芒福德等人發揚光大,形成了對區域的綜合研究和區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