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公共設施指標確定的方法包含( )。
A.按照千人指標制定公共設施指標
B.按照人口增減情況,通過計算來確定
C.根據地方的特殊需要,通過調研,按需確定
D.按公共設施設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點來確定
【答案】BC
【解析】提示:城市公共設施指標還要根據各專業系統和有關部門的規定來確定。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41:分區規劃包括的內容;
分區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①原則規定分區內土地使用性質、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標;
②確定市、區、居住區級公共設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圍;
③確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和標高,確定支路的走向、寬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廣場、停車場位置和控制范圍;
④確定綠地系統、河湖水面、供電高壓線走廊、對外交通設施、風景名勝的用地界線和文物古跡、傳統街區的保護范圍,提出空間形態的保護要求;
⑤確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2.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包括( )三個方面。
A.規劃法規
B.規劃行政
C.規劃運行
D.規劃文件
【答案】ABC
【解析】提示:城市規劃體系中規劃法規是現代城市規劃體系的核心,為規劃行政和規劃運作提供法律依據。
【考點】第三章城市規劃的任務、體系及與其他規劃的關系☆☆☆☆考點3:城市規劃法規體系的基本概念;
國家總是以一系列法律、規范性文件對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各種行為加以規范,并且因這些法律、規范文件規范的不同內容和效力形成城市規劃的法律體系。一般分為縱向體系和橫向體系。
城市規劃橫向法律體系包括城市規劃主干法、從屬法、專項法、相關法及技術條例。主干法、從屬法及專項法構成城市規劃法規體系的核心體系。
城市規劃縱向法律體系包括由國家級與地方級制定的有關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其構成與國家的政府行政級別構成相吻合。
3.按建設地區的經濟地理特征劃分的區域規劃包括( )。
A.城市地區的區域規劃
B.工礦地區的區域規劃
C.省域規劃
D.河流綜合開發利用的區域規劃
【答案】ABD
【解析】提示:按建設地區的經濟地理特征劃分的區域規劃,除選項ABD外,還有:農業地區的區域規劃、風景旅游及休療養地區的區域規劃。
【考點】第三章城市規劃的任務、體系及與其他規劃的關系☆☆☆考點9:區域規劃的類型;
①按建設地區的經濟地理特征來劃分:
a.城市地區區域規劃;
b.工礦地區區域規劃;
c.農業地區區域規劃;
d.風景旅游及休、療養地區區域規劃;
e.大中河流綜合開發利用的流域規劃。
②按我國各級行政管理的區域來劃分:省區、地區和縣區三級區域規劃。
③按地區開發程度為標志劃分:新開發地區規劃和已開發地區規劃等。
4.城市規劃的實施就是為了使城市的功能與( )之間不斷地趨于平衡。
A.物質性設施、空間組織
B.城市空間環境建設
C.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D.城市各項建設
【答案】A
【解析】提示:城市的功能體現在城市建設上,為一系列物質性設施的發展建設和具體的空間組織,城市功能的合理性首先看其是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考點】第六章城市規劃的實施☆☆☆考點2:城市規劃實施目的與作用;
①目的
對城市空間資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經濟、社會活動及建設活動能夠高效、有序、持續地進行。
②作用
(1)使城市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2)使城市的發展與城市社會的發展相適應;
(3)使城市各項功能不斷優化及保持動態平衡。
5.關于衛星城的概念,以下( )種說法不妥。
A.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于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
B.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又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土地歸公眾所有
C.與中心城市有依賴關系,往往是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
D.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為其本身周圍地區服務,并且與中心城市發生相互作用,對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截流作用
【答案】BD
【解析】提示:選項B是田園城市的定義,選項D是新城的定義,雖然這二者和衛星城思想都是建立在通過建設小城市來疏解大城市的基礎之上,但其含義仍有一些差別。
【考點】第二章城市規劃學科產生、發展及主要理論☆☆☆考點6:城市分散發展模式——從田園城市到新城;
衛星城: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于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代衛星城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務設施,但生產與公共生活仍有賴于母城解決,稱為臥城;第二代衛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業與服務設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在當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對問題解決不徹底,稱半獨立的衛星城;第三代衛星城即獨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約30-50km,有相應工業區與居住區,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設施,可以保證居民在當地就業和生活。
新城:對按規劃設計建設的新建城市的統稱,強調了新城市的相對獨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為其本身周圍的地區服務,并且與中心城市發生相互作用,成為城鎮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
6.城市總體規劃的任務不包括( )。
A.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空間發展狀態
B.制定城市遠期發展目標及城市市區規劃
C.統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
D.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功能分區
【答案】BD
【解析】提示: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空間發展狀態;統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處理好遠期發展與近期建設的關系,指導城市合理發展。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3:總體規劃;
①主要任務:根據城市規劃綱要,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容量和發展形態,統籌安排城鄉各項建設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并保證城市每個階段發展目標、發展途徑、發展程序的優化和布局結構的科學性,引導城市合理發展。
②規劃期限:一般為20年,近期規劃一般為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