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考試輔導資料:股指期貨市場平穩與流動性(七)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2-07
國外股市股指期貨流動性參考
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顯示:2005年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達到近99億手,其中,金融期貨、期權貢獻了91.39億手,占到91.31%。而股指期貨及期權的交易量則達到了40.80億手,占到了金融期貨、期權交易量的44.64%和總交易量的41.21%?梢,股指期貨及期權是交易量最大的品種,幾乎占據全球期貨期權市場的半壁江山。
英國的《期貨期權周刊》對股指期貨合約成交量前十名排名,可作為成功的合約成交量一項參考:
合約成交量
從主要股指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雖然股指期貨上市初期成交量一般不會過大,但是長期來看其成交規?梢赃_到甚至超過現貨市場。據此可以利用現貨市場的成交規模來預估股指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概況。
股指期貨上市初期與相應股市總交易量之比,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股指期貨約占股市總交易量30%左右,臺灣MSCI平均每天約15000手,占股市總交易量12%左右;印度股票期貨日成交約相當于股票現貨總成交額的22%;韓國KOSPI200約占股票現貨交易額的32%。
中國股市目前A股日成交量約為3000億元人民幣,如果要達到新加坡(占比30%)的水平,則股指期貨應有900億元左右的日成交量,即80000多張;從管理層和中金所對股指期貨推出初期的規劃和預期看,理想狀態約為占比50%,即13.5萬多張、1500億元左右的日成交額;如果要達到亞洲先進水平,與A股日成交量1:1持平,就需要每日至少27萬多張;而如果日成交量僅300億元左右即27000多張,占比10%,則成為低于全部周邊股市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