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內弱外強將持續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2-03-29
棉花(21350,60.00,0.28%)期貨內弱外強局面仍將持續,價差還有待進一步回歸。短期來看,美棉第一支撐位91.8美分,第二壓力位93.27美分,假若突破,有望向95美分進軍。可關注鄭棉21000的重要支撐位,假若跌破,在國家收儲政策支撐下下方跌幅空間有限,前期空單可以逐步離場。
首先,下游需求疲弱狀態依舊難以改善,紡織企業采購棉花態度未變。近期,高等級棉花價格跌幅大于低等級棉花,兩者價差從原本盤整的格局轉變為下跌的狀態。盡管期現貨價差以及內外棉花價差在進一步的修復當中,但還是沒有修復到位,因此國內棉市下跌的概率依然較大。目前5月合約與現貨價格價差在1000點左右,進入交割月,價差有望進一步縮小,從跌速以及跌幅來看,期貨價格至少還有200點的跌幅。
其次,下游企業用棉量減少,棉花需求疲弱難改。從下游棉布市場數據看出,2011年開始,棉布產量就開始同比減少,尤其是2012年減少的幅度越來越大。2012年1月份,棉布產量為24.9萬米,2月份為25.9萬米,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12月份,棉布產量為34.49萬米,環比減少10萬米左右,而同比分別減少44%和32%.由此可見,造成上游紡織企業棉紗銷售困難的原因除了自身的資金壓力之外,還有來自下游棉布企業的棉紗用量減少原因。
因為從布產量以及紗線產量來講,其趨勢都是增加的,說明下游坯布市場布的產量并沒有因為棉布的產量減少而減少,棉布的一部分市場份額已經被化學纖維布以及混紡布所替代,從兩者的增長幅度來看,遠遠大于棉布產量同比增幅,這也是短期為何棉布產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從調研中也可得知,目前下游坯布企業已經轉變生產經營,諸如以短纖維原材料制成的紗線成為布企業的重要選擇。所以棉布同比增速已經降至歷史低點,而布產量同比從低點開始反彈,未來這種趨勢仍將繼續,即棉布產量繼續降低,紗線產量則在配棉比的轉換下有望繼續增加,兩者走勢呈現相反方向,對紡織企業來講形勢并不樂觀。
最后,內外棉花走勢發生分化,價差高位回落。自3月14日的這波內外價差縮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棉的觸底反彈所造成,國內棉花的窄幅波動并未對此有很大的功勞。近幾周,美棉出口銷售報告數據顯示其出口量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國的需求量增加較多。但從國外棉花基本面來看,并不具備助推價格持續強勢上行的因素。所以只有鄭棉繼續回調,美棉上行,兩者價差才有實質性的回歸。根據統計上的分析,4月份價差均值會進一步縮小。所以投資者套利單可以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