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文的概念及其含義:★★TJ 公文即公務文書,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在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含義:1、公文形成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 2、公文形成的條是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 4、公文是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產生與發展:★★★TX 1、原始社會:結繩記事; 2、商代后期:甲骨文書—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書檔案; 3、西周:設立了專門管理文書的機構與起草文書的官吏; 4、《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匯編本; 5、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文書工作的確立時期, 秦代出現的“書”、“奏”,是我國最早的上行文; 6、漢代及稍后,又出現了章、表、疏、議、啟等上行文,官府之間移書、關、刺、咨等平行文,另令、諭、制、教等下行文; 7、1912年元月,臨時政府規定公文分為:令、咨、呈、示、狀五種。 8、漢代以前,我國文書的載體材料一般為:金石、青銅、竹木、謙帛等 直至 東晉末年,太尉恒玄下令公文統一用紙。 三、文書、文件和公文:★★L 1、文書:可以作為所有文件材料總稱,既可指公務文書,也可以指私人文書,是一個整體概念。最早出現于西漢。 2、文件:廣義上說:它同文書一樣,既可指公務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時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總稱。狹義上說:文主要是指機關、組織制成和發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頭的正式行文。出現于清末。 3、公文:是指各機單位為了辦理公務而形成的文件材料。出現于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4、在機關中三者都是指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在工作活動中形成和處理的收來文件、發出文件以及機關內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即公務文書。 四、公文的特點:★★★XJ 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公文有法定的權威 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公文有規范的體式 5、公文有規定睥處理程序 五、什么是法定作者:★★★XJ 法定作者是指依據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章程、決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法定的職能權利和負擔一定的任務、義務的機關、組織或代表機關組織的領導人。 六、行文單位:★PJ 行文單位是指能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發文件的機關、部門或單位,稱為行文單位。 七、公文的作用:★★★XJ 1、領導與指導作用 2、行為規范作用 3、傳遞信息作用 4、公務聯系作用 5、憑據記載作用 八、公文的分類: ★★★XT 1、公文的分類 按公文來源劃分: (1)對外文件 (2)收來文件 (3)內部文件 2、按公文的行文關系劃分: (1)上行文(報告、請示) (2)平行文( 函) (3)下行文(指示、決定、通知、批復) 3、按公文秘密程度和閱讀范圍來劃分: (1)秘密文件 (2)普通文件 (3)公布文件 4、按公文的制發機關性質劃分: (1)法律、法規文件 (2)行政文件 (3)黨的文件 5、按公文內容性質與作用來劃分: (1)指揮性公文件,如命令、指示、決定、意見、批復和政策性通知等。 (2)規范性公文,如各種條例、規定、辦法、細則、章程、規則等 (3)報請性公文,主要是報告、請示 (4)知照性公文,如公報、公告、知照性通知、通報、函等。 (5)記錄性公文, 如會議記錄、電話記錄、會議紀要、大事記、值班日志等。 6、按文件的緩急程度劃分:(1)急件 (兩種:特急件、急件) 2)平件; 按文件的使用范圍劃分:(1)通用文件 (2)專用文件 (3)技術文件; 按文件的發送目的劃分:(1)主送件、抄送件 (2)批轉件、轉發件; 按文件的處理要求劃分:(1)需辦文件(辦件) (2)參閱文件(閱件); 九、如何確定公文的名稱?★★★PJ 公文的文種就是每一份公文的名稱,人們把公文的名稱統稱為文種。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資料第十二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10月自考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資料第二章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