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管理方法的含義 指在行政管理領域中,行政組織及其行政人員,為開展行政工作和實現行政目標所采取的各種管理措施、手段、辦法、技巧等的總和。行政管理方法的特點:實施性、針對性、系統性、技術性。 二、行政管理方法的地位與作用。 1、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變為現實狀態的中間媒介。 2、行政管理方法是執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環節。 3、行政管理方法是實現行政目標的途徑。 三、行政方法或行政指令方法的含義:是指行政主體依靠行政組織的權威,運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制度、規定、條例及規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組織的系統和層次進行行政管理活動的方法。 四、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強制性、權威性、層次性、具體性、無償性。 五、運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1、行政方法是社會、經濟活動發展的需要。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運用行政方法。3、運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 六、行政方法的利弊。 能夠使國家的政策、法律和上級的意圖快速地向下貫徹,有利于行政管理系統的集中統一。如果沒有集中統一的意志、統一的指揮和統一的行動,一般散沙,各自為政,根本不能完成國家任務,實現行政目標。另外,上級可以針對下級的工作情況,及時地、靈活地發出各種指令,使行政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得到及時處理,尤其是對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更顯示出這處方法的靈活快捷的優點。 但是,行政方法以強制性的指令、命令支配下級的行為,下級處在被動服從的狀態,長此以往,會壓抑下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下級對上級的過分依賴。同時,行政指令是以垂直方向傳達的,在指示、命令的下行傳達過程中容易忽略橫向的協調,有可能造成條塊之間的矛盾,反過來制約了行政系統的高度統一。 七、行政管理過程中如何遵循運用行政方法的原則:調查研究在先的原則、堅持具體指導的原則、思想政治工作領先的原則。 八、經濟方法與經濟杠桿的含義。 經濟方法就是行政機關運用經濟杠桿調節和影響管理對象,對被管理者加以引導和控制的管理方法。經濟杠桿是指以價格、利潤、稅收、信貸、工資、獎金等經濟范疇為支點,把某個單位或某個人的物質利益與其勞動成果聯系起來而形成的調節工具。 九、經濟方法的特點:利益性、有償性、平等性、間接性。 十、經濟方法的利弊。 行政機關運用經濟方法實施行政管理,可以充分發揮被管理者的自主性。同時,由于經濟方法觸動的是人們最敏感的神經,人們必然會作出迅速反應,按行政機關發出的信號行動,因此,效果較為顯著。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行政機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制和管理。 但是,經濟方法僅以滿足人們的物質利益為前提,因而作用范圍僅集中在經濟行政管理方面或與經濟有連帶關系的工作方面。因此,靠這種方法不能解決行政管理中的一切問題。同時,這種方法強調以物質利益為核心,掌握運用不當會對意識形態和政治生活產生副作用。 十一、運用經濟方法的原則。1、適度原則。2、與法治相結合的原則。3、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十二、法律方法的含義:是指行政機關運用各種法律手段實施行政管理的方法。 十三、法律方法的特點:權威性、強制性、規范性、穩定性。 十四、法律方法的實質。 行政管理運用法律方法,實質上就是通過法律法規的實施,把統治階級的意志轉化為社會公眾的普遍行動,用法律法規去調整各種社會關系,調整人們的社會行為,使各種社會關系朝著有利于行政目標的實現而發展,使社會公眾的行為對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起直接作用。 十五、運用法律方法的原則。1、法制教育優先的原則。2、法制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3、法治與心治相結合的原則。 十六、行為激勵方法的含義:是通過有目的地設置一定的條件和刺激,使人們的行為動機激發起來,從而產生某種特定的行為反應。 十七、行為激勵的方式:目標激勵、獎勵激勵、競爭激勵、反激勵。 十八、電子政務的含義。 所謂電子政務,就是政府機構應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管理和服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在因特網上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和空間及部門之間的分隔限制,向社會提供優質和全方位的、規范而透明的、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 十九、電子政務的三個基本條件。 1、電子政務是必須借助于電子信息化硬件系統、數字網絡技術和相關軟件技術的綜合服務系統。 2、電子政務是處理與政府有關的公開事務、內部事務的綜合系統。 3、電子政務是新型的、先進的、革命性的政務管理系統。 二十、電子政務的特點。 1、在電子政務的概念中,核心內容是政務,即政府的兩大職能-管理和服務,電子政務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2、電子政務是對政府組織結構和流程的優化和重組,而不是簡單的流程電子化。 3、電子政務提供跨越空間、時間和部門限制的溝通和協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4、電子政府必須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標準,它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符合WTO規范。 二十一、電子政務的具體內容。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資料第十章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