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學法指導技能
學法指導,即學習方法指導,是指為了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主學習能力,而對學生學習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學習內容的安排和揭示,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學習環境的設計和準備等給予必要的建議和指導。 學法指導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學習;二是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某些學習方法的運用范圍,以使學生在一定學習環境中科學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學習方法。 學法指導的途徑:1、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2、開設專門的學習方法指導課;3、開設學習方法專題講座;4、召開學習方法研討會。 學法指導的基本要求:1、要明確目的;2、要遵循學習規律;3、要著眼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4、要與學情相結合;5、促進具體操作向內在學習素養的轉化。 常規學法指導技能:(一)指定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二)指導學生科學運籌時間;(三)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四)、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五)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六)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七)指導學生完成作業。 指定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考慮以下幾方面:1、要從實際出發;2、要全面安排學習和生活;3、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4、要有靈活性。 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1、明確要記錄的內容;2、記筆記的方法要恰當;3、建立記錄符號系統。 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課后復習指導:1、復習要及時;2、復習要全面、系統;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4、嘗試回憶與閱讀相結合。 指導學生完成作業:1、指導學生審題;2、指導學生做題;3、指導學生檢查作業;4、指導學生自我提高。 對學生新型學習能力的指導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導、自主學習指導、合作學習指導、探究學習指導四個方面。 學生的信息能力一般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 信息獲取能力指導:學生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獲取信息:1、調查和觀察;2、實踐和實驗;3、利用圖書館和網絡。 自主學習的特征概括為:1、第一,學生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第二,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第三,能夠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在做中學;第四,能夠監控自己的學習策略;第五,能夠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 自主學習能力指導的要求:1、讓學生參與教學目標的制定;2、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策略;3、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4、提供適當的練習機會;5、采取多種指導方式。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合作學習指導的要求:1、選擇適宜的學習內容;2、分組要合理;3、選擇恰當的合作方法;4、全班共享合作成果。 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探究學習特點:自主性、開放性、過程性、實踐性。 探究學習能力指導的要求:1、選擇合適的探究內容;2、為學習探究提供“支架”;3、做好總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