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藝術論(一) 1.簡釋:游戲說;集體無意識說;模仿說;形式說;表現說;有意味的形式說;符號說;載道說;娛樂說。 答:第一,從藝術起源的角度定義,主要有游戲說(康德)、集體無意識說(榮格)。 第二,從藝術本質角度定義,主要有模仿說(柏、亞)、表現說(康德、柏格森)、有意味的形式說(克萊夫、貝爾)和符號說(朗格)。 第三,從藝術功能角度定義,主要有載道說(韓、柳)、娛樂說(李漁、亞氏)。 2.藝術與非藝術的根本區別何在? 答:藝術品與非藝術品主要區別表現在:第一,藝術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這是最基本的必要條件。第二,藝術品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第三,藝術品主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 3.藝術品與非藝術品有哪些聯系? 答:二者的聯系主要有兩點:第一,經過審美加工和創造,并且藝術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轉化成藝術品;第二,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非藝術品領域滲透,拓寬藝術品的領地,增添藝術的門類和品種,并使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富有藝術情趣和審美意味。 4.藝術品的層次結構。 答:藝術品的層次結構主要分為四種:物質實在層、形式符號層、意象世界層和意境超驗層。 第一,物質實在層。指藝術品賴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質實體和媒介。各門藝術所賴以存在的物質材料,各有其相對的穩定性和界限。 第二,形式符號層。是藝術品的直接性的物質存在。色彩、線條、旋律等。面對藝術品時,首先是借助于形式符號層來進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層,進而形成現實的審美對象,經受審美體驗。形式符號層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負載著藝術的意象世界。 第三,意象世界層。屬于核心層次。是指建立在前兩個層次基礎之上的、非現實的、展現人類審美經驗的、能轉化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意象世界只潛在地存在于形式符號層中,而現實地生成于接受者鑒賞時的心理活動中。 第四,意境超驗層。屬于最高境界。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蘊含著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分為廣義和狹義。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藝術品本身的內涵而言。意象超驗層是以意象世界為中介的,意象層是進入意境層的必由之路。 5.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答:意象是由意與象兩方面組成。“意”指主體在審美時的意向、意圖、意志、意念和意欲,表達的思想情感、人生體驗、審美理想和藝術追求等。“象”則是指由想象創造出來的,能體現主體之意,并能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覺、體驗到非現實的表現。當主體想傳達某種情感或表達某種體驗時,意便出現了;意所借以顯現的,具有直觀性的個別、特殊的具體的感性表象,便是象。 “意”由“象”來負載,“象”由“意”來充實,二者合為一便是“意象”。但者得不是機械的相加或湊合,而是主體與客體、思想與形象、情與景、內與外、質與文等在特定的審美狀態下的碰撞、滲透、交融和化合,是一個動態的心理過程。在意象生成過程中,意向與想象起著巨大的作用。意向是主體在審美中思想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圖的一種曲折融合,它是人類的一種潛在審美需求的表現,與內在生命的動態平衡相聯系,便構成了審美心理的基礎動力,和構建意象的“先入之見”或“基本取向”。想象則是一種運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創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機制。在審美活動中,想象以原有的表象為基點,融合思想理解、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對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和創造性的重組,從而使“意”與“象”達成和諧的結合。想象與意向結合,在超越一切的無限的自由中,創造性地締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意象世界。 6.意象有哪些主要類型? 答:主要有四種類型:仿象、興象、喻象和抽象。 第一,仿象。是主體通過模仿對象世界的形態創造出的意象。 第二,興象。是主體以客觀(對象)世界的物象為引導,給接受者提供借以觸發情感、啟動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機,物象使“感興”得以發生聯想得以展開,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象”便是興象。 第三,喻象。是創作主體以“自我”為體,以“世界”為自我的延伸,并根據主體心靈來創造新的世界。 第四,抽象。是創作主體經過自己的頭腦加工,將客體提煉、升華,舍棄具象而代用一些純粹的形式符號來喚起讀者審美情感的一種意象。 7.藝術作品中的審美意象是如何物態化的? 意象的物態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層次牽引出來,賦予一定的形式符號,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質外觀的形態呈現出來,如用線條、色彩、圖形、文字、語言、節奏、旋律等形式符號來顯現意象,這就是物態化,這是從意象起向藝術的實存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態,但還非物質實存。意象的物化則指直接運用物質手段,使意象在物質實在意義上得到凝定,用畫筆、顏料等將已具形式符號的意象固定在畫布上,用舞臺、布景、道具、燈光與演員的表演,將戲劇、舞蹈意象呈現出來,用紙張、鉛字等文字化的文學意象凝定下來。 意象經過物態化和物化,便構成了現實的藝術品,形式符號和物質實存便是意象物態化和物化的直接結果。審美意象是藝術品的靈魂與核心,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一件藝術品就是一個意象世界。 8、藝術意象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藝術意象的特征主要有:虛擬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 第一,虛擬性。它是現實性的反面,意象一經物態化和物化進入藝術品中,但成為藝術意象,也就同時進入了非現實的層次。 第二,感性。是指意象可以為主體感官直接把握、感知、體驗和接受的直觀性和具體性,主體不需經過自覺的理性反思,僅憑感覺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第三,想象性。是審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藝術品超越現實,具有虛擬性的內在原因。 第四,情感性。藝術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藝術家創造意象的活動中。藝術意象中總是包含滲透著某種形態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9.什么是意境? 答: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范疇。宗白華說,意境是“中國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貢獻的一方面。”它最早由王昌齡與物境、情境并列提出來的三境之一。意境主要是指運用藝術意象,在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基礎上,將接受者引向一個超越現實時空,富有形上本體意味的境界中。 10.藝術中審美功能的作用及其意義。 答:藝術的首要功能是審美功能。藝術的審美功能指憑借藝術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誘發力、震撼力來使接受主體在獲得美感的同時獲得審美愉悅,從而提高藝術素養,改善審美文化心理結構,拓展藝術鑒賞視野,增強藝術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通過對藝術品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賞、玩味,接受主體發現其中豐富多彩的美的形態,激發起內心的情感波瀾,體驗到那種人生情趣和意蘊,有時還可領悟到宇宙、歷史的無限和永恒,從而獲得暢神悅志的精神愉快——審美快感。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自學考試《美學》復習資料第四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自學考試《美學》復習資料第六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