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談審美經驗理論的發展歷程。 答:審美經驗的問題是審美活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美學研究中一個重要而特殊的層面。 ①在古希臘的美學思想中,有關審美經驗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為古希臘哲學的核心是本體論問題,古希臘美學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質問題。柏拉圖用“迷狂說”來描述和解釋審美活動達到高峰時的經驗狀態,“回憶說”則涉及到了審美經驗的一般規律。 ②中世紀美學在根本上乃是神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奧古斯丁認為,審美經驗的真正內涵便是對于上帝的愛。他揭示了審美經驗的超驗性維度。 ③隨著西方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西方美學的研究重心也轉向了審美經驗的探討。 ④現代西方美學是作為對近代美學的反叛而出現的,但在審美經驗問題上卻表現出明顯的連續性,形成了很多流派,總體上可劃分為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類型。科學主義美學的思想基礎是邏輯經驗主義或邏輯實證主義,其基本傾向是試圖通過實證或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審美經驗。而人本主義則極力排斥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試圖把美學建立在人文科學或精神科學方法論的基礎上。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華、柏格森和胡塞爾。自然主義美濃、直觀主義美學、解釋學美學等。 ⑤當代西方美學仍然把審美經驗問題作為研究的中心課題之一。 ⑥總而言之,從古希臘到現當代,審美經驗問題一直是西方美學家所談論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構成美學學科的重要內容。 2.什么是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 答:①審美經驗:指的是人們在與對象的審美關系當中,構成并評價審美對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審美的愉悅而把握了存在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因而構成了人生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 ②審美經驗從根本上說乃是人生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藝術活動本身就是藝術家審美的人生實踐,它是與藝術家探求人生真諦,追求藝術真理的人生實踐相統一的。藝術家的審美經驗具有人生實踐的性質。其次,這種實踐性導致審美經驗具有創造性和生成性。再次,審美經驗不僅是藝術家的人生實踐,隨著藝術作品為人們所接受和欣賞,它必然要和廣大接受者的人生實踐發生緊密的聯系。審美經驗的實踐本質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中國的“比德”和“暢神”說。比德——是指人們在藝術創作中總是習慣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使之比附于人類的某種道德情操。暢神——是指自然景觀的審美價值在于可以使欣賞者的情感得到抒發和滿足,使人的精神為之變得舒暢和愉悅。 3.簡述審美經驗的基本特征。 答: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是:直觀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 直觀性——生動性、具體性和直接性。胡塞爾把直觀區分為個體直觀與本質直觀兩種類型。審美經驗把感性直觀與本質直觀集于一身,從而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統一。 非功利性——是指各種與主體沒有利害關系的現象。首先,從審美對象的角度來看,由于審美經驗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觀和形式,與事物的實際存在毫無關系,自然也不會與對象發生任何利害關系。第二,從審美主體的角度看,審美經驗的基本功能在于讓人們產生審美的愉悅,從而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這就要求人們排除各種功利因素的干擾。 超越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審美經驗能夠實現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審美經驗難免實現從現實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第三,審美經驗能夠實現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的超越。 4.審美經驗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答:審美經驗的諸構成要素主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感覺是對于對象的個別屬性的把握。知覺是能夠通過感覺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達到對于對象的完整把握。審美感知的特點:情感性、能動選擇性和整體性。 想象——是審美經驗的核心要素。從心理學角度講,想象是一種通過加工和改造記憶中的表象來創造新的思維表象的過程。 情感——是審美經驗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審美情感具有更為顯著的社會性和理性特征。 理解——非概念性和多義性。 5.審美經驗各構成要素間的關系如何? 答:在整個審美活動的發展過程中,感知處于起點的位置。對其他心理要素來說,感知構成了它們的基礎。首先,想象活動是對于思維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組合,因而需要感知活動來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 想象與情感在審美經驗中的相互關系:第一,審美情感是審美想象的原動力;第二,情感不僅是審美想象的動力,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審美的對象和內容;第三,情感活動對審美想象的支配和調節,滲透在藝術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顯的情感色彩。 審美想象與審美理解的關系:它們之間是自由的游戲關系。游戲流動并不受游戲者的支配,而是按照自身的規則來進行。游戲包含著一定的理性內涵。審美經驗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想象力的游戲活動。 審美經驗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藝術性與思想性的高度統一。在審美經驗中,情感和理智的關系表現為:理智滲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導。 6.審美心理結構如何進行自我調節? 答:第一,有目的與無目的的辯證統一。審美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任何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情況下進行審美的;第二,反饋調節。為了實現審美目的,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校正和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7.談談審美經驗的動態過程。 答:審美經驗的動態過程主要表現為三個階段:呈現階段、構成階段和評價階段。 第一階段:呈現階段——感知力。第一階段是借助感知對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對象在主體的意識中呈現出來。審美感知的最大特點在于它是以審美的態度對待對象的,因而審美態度的確立就成為審美活動開始的主觀標志。審美對象對于身體的呈現是審美經驗第一階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在這種呈現中,通過作為整體的身心來進行原初的審美知覺活動,就成了審美經驗的根本特點。 第二階段:構成階段——想象力。想象活動的最終結果乃是構成了關于審美對象的格式塔。先驗的想象力和經驗的想象力,它們是同一種思維活動的兩個方面。 第三階段:評價階段——理解力。主體從自己的價值標準出發,對于已經構成的審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評價和判斷。自然對象之所以具有審美特征,是因為它的形式契合了人類感覺的需要,從而給人帶來了美的愉悅。對于審美對象的深度體驗使審美活動本質上成為一種與對象的精神交流,審美活動中的理解活動也就成了一種特殊的交感思考。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自學考試《美學》復習資料第三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自學考試《美學》復習資料第五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