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合具體事例,論述審美關系。 答:審美關系從屬于人與世界的存在論關系,是人與世界的復雜多樣關系中的一種特殊的精神性關系,是人對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構起來的自由的情感體驗關系。 ①審美關系不是理智關系,而是情感體驗關系。它通過對對象外觀“形式的關照,返回到主體內心,以自己的內在生命的投入來領悟和體驗人與世界的存在意義,進而達到一種物我兩忘”圓融一體的境界。比如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在詩中,李白在一種孤獨中與敬亭山相看,并且互相都不覺得厭倦。在這種相看中,李白達到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地,分不清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②審美關系是通過感性形式建立起來的,是一種感性直觀的關系,比如王維曾寫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中有畫,是一種對大自然的直觀的把握。 ③審美關系是人與世界的自由關系。比如李白在喝酒時,常常招呼月亮來同飲。他寫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詩中,人與月亮之間的隔閡被打破了,人與世界形成一種很自由的,超越一切限制的審美關系。 ④審美關系在邏輯上先于主,客體存在,而不是審美主,客體邏輯上先于審美關系而存在。比如我們只能在“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審美關系中,才能把陶淵明定為審美主體,把南山定為審美客體。 2、以一件藝術品為例,說明藝術品的四個結構層次及其關系。 答:以中國國畫為例,分為四個結構層次: ①物質實在層——指藝術品賴以在時空中存在的物質實體和媒介,如大理石,畫布,顏料,紙,舞臺,鉛字,銀幕,膠卷,錄像帶等。它是就藝術品首先作為物質實體,是各種物質材料構成的存在而言的。比如中國傳統的潑墨山水,如果不是用宣紙而用別的紙張,就不能造成那種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即使同是用宣紙,還有生宣熟宣之分。所以說,物質實在層是藝術品賴以存在的物質載體和媒介。 ②形式符號層——各類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號,如色彩,線條,形體,音符,旋律,詞語等,它們構成藝術品的第二層次。中國傳統國畫大致可分為寫意畫、工筆畫,兩者的根本區別反映在藝術品的形式符號層次是十分明顯的,兩者因為筆法運用、色彩調用、結構布局等技巧上的不同,營造出截然不同的審美效果。這說明了形式符號層次是藝術的直接性物質存在。 ③意象世界層——指建立在兩個層次基礎上、非現實的、展現人類審美經驗的、能轉化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結構中的核心層次。物質實在層次僅僅是藝術品在物理時空中的存在層次,而意象世界層非實在的精神性存在,是藝術動態結構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層次。就國畫而言,其物理時空意義上物質實在與單純的形式符號本身并不意味著審美價值,而意象世界中,就有了鮮活的精神性存在,或青山綠水,鄉野村郭,或浩渺煙湖,遠山淡水,純然的精神性尋在戰勝了物質實在性,消解了形式符號的外在性。 ④意境超驗層——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蘊含著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超越人類特定經驗領域的形上之境,藝術品由物質實在、形式符號向意境層次的深化,意味著藝術品從物理時空的存在狀態向心理時空存在狀態的轉化,而從意象世界向意境世界的深化,則更將藝術品推向人生哲理的更高層次,進入了“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的至境。國畫中的筆畫、墨意、是藝術家情感與人格的表現,它不去模擬現實實物,亦不純粹抽象,而是表現出各個時代的生命情調與文化精神,畫中表現的意境是一種非經驗的存在,即超驗層次的存在。 從國畫的例子可以看出,藝術品這四個結構層次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不斷生成的結構系統,又是一個內在統一的有機的整體,其中各個層次相互聯系,相互依憑,層層相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它們只有在整體的結構系統中才有其存在價值與各自的地位,離開了整體,每一個單層次都毫無意義。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自考新聞評論寫作資料第十五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自考寫作(一)簡答題總結(1)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