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簡述通訊的特點。 通訊有如下三個特點: (1)新聞性。所報道的內容必須是具有新聞意義的近期出現(xiàn)的真人真事,而且要有針對性,有時代感。 (2)評論性。通訊可以對報道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直接發(fā)表議論,抒發(fā)感情。用自己的情感或見解加強對讀者的影響。通訊中評和論,要緊扣人物事件進行;要善于即事生情,緣情見理,以“點睛”之筆,突出主題。 (3)文學性。通訊雖不是文學作品,卻是可以也應該運用多種多樣的形象化表述手法。通訊的語言和表達手法所要求的文學性,主要是指通訊在敘述真人真事的過程中,善于形象化地刻劃人物的思想活動,描寫生動的場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 真實性是通訊的生命,評論性是通訊的精神,文學性是通訊的風彩,三者熔為一爐,才算是一篇好通訊。 13、通訊的種類: 通訊的類型 通訊的類型一般有兩種分法。一是按報道內容分,有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一是按報道形式分,有訪問記、專訪、特寫、大特寫、新聞小故事、集納、巡禮、側記、記者來信等。(此內容補充,不同于課本) 1)人物通訊 報導各界知名人士和各條戰(zhàn)線上先進人物的活動、業(yè)績(的通訊形式) 2)事件通訊 報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動人事跡,從而表現(xiàn)時代精神引起人們的關注 3)工作通訊:報道先進經驗或是,某項工作成就。 4)概貌通訊:報道某個地方。單位。部門等某種氣象、變化或風情特色、風俗習慣。 5)主題通訊:把表現(xiàn)一個主題的而又相對獨立的小故事或片斷事實組合起來,“集納”而成為一篇。集納中的事實,可以是發(fā)生在同一時間的,也可是不同時間的;可以是發(fā)生在同一單位、一條戰(zhàn)線,也可以不是。 6)小通訊:或稱新聞故事、小故事。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現(xiàn)一個片斷,內容單一,篇幅短小、線索簡單,不求寫繁多人物,不必橫生龐雜枝節(jié),但求精悍、生動。 14、通訊如何選好典型,開拓主題? 通訊的報道內容,不僅要絕對真實,而且要有意義,有價值,也即是能夠比較集中地反映出某些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體現(xiàn)時代精神,或是引起人們的思考,回答廣大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新聞寫作者的選擇典型,開拓主題既要靠調查研究,深入采訪,又要靠敏銳的眼光和敢于把自己的筆觸及時伸向生活斗爭的“漩渦”的勇氣。 15、通訊寫作中如何寫活人物? 通訊刻劃人物形象,必須注意展示人物的思想面貌。人物的思想面貌揭示得越是清晰、深刻,人物的所言所行就越有真實可信的依據(jù),越能顯示其獨特社會意義。 刻劃人物形象,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通過人物行動的具體描寫,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2)通過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 16、散文的不同概念: 1)散文的第一種概念是與韻文對稱。在我國古代,常把文與詩對稱,有韻的文字稱為詩,無韻的稱為文即散體,統(tǒng)稱文章或散文。以先秦為例,除詩經、楚辭外所有典籍,包括歷史散文、諸子散文,幾乎都是散文。 2)散文的第二種概念是與駢文對稱。南北朝時期,駢文體文盛行,它在字句聲韻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矩和講究。中唐以后,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改革形式主義的駢體文,向先秦散體文章學習。 3)散文的第三種概念是與小說、戲劇、詩歌等文體并稱。概念似乎縮小,實際仍然寬泛,它泛指小說、詩歌、戲劇以外的所有散體文學樣式,即現(xiàn)代散文 17、散文分類及代表作: (1)記人敘事散文:敘述事件介紹人物《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白楊禮贊》 (3)議論性散文:培根《隨筆》 18、拓展意境的途徑有哪些? 從總體上說,意境的生成,并不是客觀事物自然的顯示,而是作者的胸襟情懷或審美感受的釀造成果。特別是當這些主觀的思想感情因素能以含而不露、溢而不疏的形式自然、有機地滲透在具體生動的形象描述之中的時候,就更容易獲得耐人咀嚼的情趣,也就是富有“意境”的表現(xiàn)。 散文的寫景狀物文字,還常有所謂形神兼?zhèn)涞囊蟆J址ㄖ唬褪峭ㄟ^比擬性的聯(lián)想,把人的思想感情或精神氣質移注到描述對象中去,造成亦此亦彼、亦虛亦實的效果。這種“摹形”與“傳神”的結合,是散文開拓意境、深化主題的重要途徑。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自考寫作(一)簡答題總結(6) |
|
閱讀下一篇:2010自考寫作(一)簡答題總結(8)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