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舉例說明第一人稱敘述和第三人稱敘述的區別。你怎么看所謂“第二人稱敘述”的? 第一人稱的敘述是以當事人口吻來進行敘述。其優點是便于抒發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情感,使讀者感到真實、親切、自然。然而,它反映生活的廣度受到一定限制,常常需要第三人稱敘述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第三人稱敘述是以全知全能的視點來進行敘述。其優點是所敘述的對象可不受特定時空的限制,因而反映的生活面極為寬廣。缺點是缺乏真切感,不易抒發作者和人物的內在情感。它也常常需要第一人稱敘述來彌補自己的缺陷。 “第二人稱敘述”在文章中是不存在的。在敘述中出現第二人稱這只是一個人稱稱謂而已,和“敘述人稱”不是一個概念。看一篇文章的敘述人稱,主要應從作者敘述時的立足點和觀察點著眼。作者不可能站在“你”或“你們”的角度來進行敘述。實際上,文章中的“你”或“你們”常常是指文章的讀者或被敘述對象。 19、試比較倒敘、插敘和補敘在表達功能上的異同。 這三者從形式上似乎都是在敘述的過程中,插入一段其他的情節內容,然而它們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倒敘是把敘述事件本身后面的結局或重要片段,提到前面來先進行敘述。它可以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閱讀。插敘是把以前發生的另外一件事情的片段,插入到這件事情中來敘述,具有介紹、比較、對比、鋪墊、襯托等功能。它不是敘述主體或情節的組成部分,一般不發生在敘述主體的時間范圍內。刪去它雖然會削弱文章主題的深刻性,但不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補敘是在敘述過程中對前面遺漏的情節進行補充敘述,以造成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它是敘述主體或情節構成的一個有機部分,一般發生在記敘的時間范圍內,刪去它會直接影響情節的完整性和主題的深刻性。 20、社會環境描寫與自然環境描寫,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答:社會環境的描寫,常常離不開自然環境的的描寫。兩者經常融合在一起,相互襯托和鋪墊。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存在離開自然環境的社會環境的描寫,也沒有完全脫離社會環境的自然環境的描寫。當然,除人跡未到的原始環境除外。一般的自然景物描寫總是帶有時代的和社會的痕跡,它無法脫離社會環境的影響。 21、簡述一下描寫與敘述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描寫是把某一對象的狀貌、情態,生動、具體、形象地再現給讀者的表現手法,敘述是對人物經歷、事件發展、情景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描寫與敘述的關系很密切,敘述常常離不開描寫,兩者相互滲透。敘述是一種粗略的描寫,描寫則是一種精確的敘述。 (舉例說明描寫方法) 22、“河上傳來的水聲越加明亮起來……不但可聞,而且可見……有一根根又細又長的銀絲兒,刺透河的明亮音樂穿過來……”(莫言:《透明的紅蘿卜》)-指出這段話采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并就這種方法談談你的看法。 這段話運用了主觀描寫的表達手法。描寫的對象“水聲”中融入了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絕大多數的描寫都屬于帶有作者傾向的主觀描寫,絕對的客觀描寫實際上并不存在。主觀描寫運用得好可以產生新穎奇妙的效果,但不可過分,如果完全不顧思維、感覺的規律而任意發揮,便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23、“一陣低沉的斷斷續續的聲音,仿佛是從地板底下傳出來的似的,鉆進了我的耳朵,然后就像一塊圓石頭那樣,滯留在我的頭腦里……我的頭也沉重,疼痛起來,……大滴大滴溶化了的鉛水落到我的頭上,鉛把我的頭打了一個個窟窿,燒灼著我的頭腦,而且越涌越多……”(安德列耶夫:《警鐘》),這段話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并對這種方法談談你的看法。 這就運用了主觀描寫的表達手法。描寫的對象“低沉的聲音”中融入了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是一種通感與聯覺式的描寫。絕大多數的描寫都屬于帶有相同的主觀描寫,絕對的客觀描寫實際上并不存在。主觀描寫運用得好可以產生新穎奇妙的效果,但不可過分,如果完全不顧思維、感覺的規律而任意發揮,便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自考寫作(一)簡答題總結(3) |
|
閱讀下一篇:2010自考寫作(一)簡答題總結(5)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