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深化改革開放六大任務 7、新興產業 2009年11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出席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開幕式時說,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是人們思想革故鼎新的過程,也是世界經濟創新發展的過程。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等重大課題提上重要議程,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等新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成為國際上一個重要趨勢。這既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重大挑戰,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浙江省決策層也注意到這一趨勢,省委書記趙洪祝表示,在實現“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戰略目標的產業支撐上,浙江會充分利用宏觀調控的“倒逼”機制,充分發揮浙江區域塊狀特色產業優勢,按照“優農業、強工業、興三產”的思路,積極完善產業政策和產業導向,把節能減排、工業創新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切入點。 【標準表述】2008年底以來,為應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出臺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這些政策措施收到明顯成效,促進了2009年下半年我國經濟氣候回暖。但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經濟復蘇過程可能是曲折和復雜的。在當前形勢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增長、擴內需與調結構、上水平有機結合起來,把握世界產業技術革命的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運行中遇到的新問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些發達國家為應對危機,實行被稱為“綠色新政”的措施,刺激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經濟對外依存度高,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立足于擴大國內需求,也要穩定外需,還要瞄準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選擇那些潛在市場大、帶動能力強、吸收就業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加以培育,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新的技術突破,催生新的產業變革。綜合考慮國內外情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是促進消費、增加投資、穩定出口一個重要的結合點,也是調整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一個現實的切入點。這方面發展的潛力很大,應當重點給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實現產業化、規模化。 環境攸關發展和民生,安全的飲用水和清潔的空氣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需品,優良的環境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和提高的必要條件。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節約能源資源一樣,都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建設環境設施、發展環保產業,有利于抑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鼓勵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安全發展的先進生產要素;也有利于構建環境友好型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 把握低碳經濟趨勢,實施綠色新政,要把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把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財稅政策,推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加快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擴大終端消費,培育新的市場,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雖然浙江還在艱難轉型,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毅然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浙江經濟必將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8、節能減排 樊綱認為,低碳經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2009年09月27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樊綱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演講中說,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一年之后,世界經濟發展出現五大重要趨勢,即美國消費率有所下降導致世界市場容量縮小;許多國家金融服務業縮水,更加重視制造業等實業;低碳經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新興市場”在國際上的分量越來越大;部分中國企業開始轉變為跨國公司。 樊綱說,后金融危機時代,美國經濟的消費率會有所下降,這將導致世界消費結構調整和世界貿易的巨大調整。盡管現在的消費率下降幅度有危機時期過渡調整的因素,但由于“去杠桿化”,金融泡沫破裂,西方的儲蓄傾向會有所提高。這意味著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及時提高消費占GDP的比重,將決定我國經濟是否可以持續增長。 他認為,后經濟危機世界經濟的第二個趨勢是回歸實業。中國要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注意金融與實業的關系,繼續發展金融服務業,但更要大力發展制造業,而不是輕視制造業。 樊綱說,低碳經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后危機時代的第三個趨勢。能否抓住機遇分享這個新的增長點,對中國和中國企業將是一大挑戰。 他介紹,“新興市場”在國際上會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現在“新興市場”本身已占世界經濟的40%以上,危機過后新興市場經濟體總體將持續增長,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超過一半。新興經濟體將更重視相互的市場,需要更緊密的合作,化解貿易摩擦。中國和中國企業能不能抓住機遇,更好地利用新興市場,將成為另一個重大挑戰。 樊綱指出,以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為分水嶺,一部分中國企業開始轉變為跨國公司。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中國企業應認真學習地緣政治、相關國家的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吸取其他國家跨國公司在海外拓展市場的經驗教訓。 【標準表述】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綠色經濟不但可以迅速拉動就業、提振經濟,還能有效調整全球經濟結構,理順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從長期來看,更有利于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二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要強化技術創新,組織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四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考核機制,研究制定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保障機制,將降耗減排指標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和干部考核體系。 工業是我國經濟的最大主體,也是耗費能源、資源,產生污染的最主要產業。工業節能減排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從系統工程統籌考慮。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把全面推動工業節能減排與“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緊密結合。一是通過規劃,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遏制“兩高”行業過快增長;二是通過技術標準和產業政策,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分類指導和準入管理,狠抓重點企業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三是通過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一批節能減排項目,鼓勵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四是通過自主創新,加快先進技術的開發,加大重點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實施力度;五是用系統論方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工業“三廢”污染防治。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浙江: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前突擊四 |
|
閱讀下一篇:浙江: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前突擊六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