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魯納 D.柏拉圖 2.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 ) A.積極過程 B.能動過程 C.被動過程 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時期 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識 B.知識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啟發性教學原則 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核心是( ) A.質量觀 B.素質觀 C.教學觀 D.學生觀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 ) A.政治觀點的教育 B.思想品質的教育 C.世界觀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是( ) A.組成集體領導核心 B.開展了班級活動 C.形成班集體正確的輿論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教育是一種______現象,是______的活動。 12.教育的兩大基本規律是______;______。 13.影響人發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過程與個體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二者之間是一種______和______的關系。 16.在一定年齡階段內,年齡特征表現的是學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個別差異表現的是學生身心發展的______性。 17.“發現法”的倡導者是______;“掌握學習”的創立者是______。 18.學校、______、______三結合,統一各方面的教育影響,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國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點內容;自覺紀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0.在學校工作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以教學為主? 21.為什么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2.學生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 23.建立學制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24.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試論述這一德育過程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