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題1分,共10分) 1、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完整的系統,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 )。 2、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的學習方式。 3、( )是體驗的本質特征。 4、教師的專業技能包括教師的( )和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 5、( )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成熟的標志。 6、新課程主要是從知識與技能、( )、( )三個維度來確立課程目標的。 7、( )是制訂課程標準的思維起點,也是制訂課程標準的核心依據。 8、就各種教學方法的關系而言,講授法和( )是最為基本的方法,是所有希望有所作為的教師應掌握的教學方法基本功。 9、教育評價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從根本上說是兩大功能:( )和( )。 10、( )是教師自覺進行反思的前提。 二、多項選擇(每題1分,共10分) 1、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內容是: (1)教育機會均等 (2)教育人道化 (3)教育管理民主化 (4)教學民主化 2、教育目的具有: (1)導向功能 (2)激勵功能 (3)調控功能 (4) 評價功能 3、發現學習的本質特征表現在: (1)問題性 (2) 過程性 (3)體驗性 (4)開放性 4、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 (1)專業知識 (2)專業技能 (3)專業道德 (4)專業情意 5、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為: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2)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3)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 (4) 農村中學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 6、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在: (1)導向性 (2)民主性 (3)啟發性 (4)控制性 7、師生交往的基本屬性是: (1)互動性 (2)互惠性 (3)主體性 (4)能動性 8、教育評價的基礎和核心是: (1)價值判斷 (2)價值引領 (3)客觀描述 (4)增值探索 9、定性描述與定量描述的主要區別是: (1)資料來源不同 (2)資料性質不同 (3)關注重點不同 (4)評價者的素質要求不同 10、以校為本的基本內涵是: (1)為了學校 (2) 在學校中 (3)依托學校 (4)基于學校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 1、人的可持續發展 2、條件性知識 3、校本課程 4、行動研究 四、簡答(每題5分,共30分) 1、簡述終身教育的主要觀點。 2、學生學習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3、教師專業化有哪些特點? 4、簡述課程內涵的發展趨勢。 5、簡述教學與教育、教學與智育的區別和聯系。 6、教育評價具有哪些增值作用? 五、論述(選做兩題,每題12分,共24分) 1、你心目中的“學生”是什么?教育能不能做到尊重學生?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 2、有人說:“教學的實質就是師生間的交往和互動。”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新課程在期末評價與考試中有了哪些方面的變化?試闡述。 六、材料分析(10分) 閱讀下面的案例,思考我們學生的學習究竟出現了什么問題?原因何在? 幾年前,世界范圍內曾流傳這樣一則笑話:在一所國際學校,一天,老師說:“同學們,今天咱們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就其他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結果,同學們無言以對。當老師進一步追問的時候,美國學生說:“什么叫‘其他國家’?”歐洲國家學生說:“什么叫‘短缺’?”非洲學生說:“什么叫做‘糧食’?”而中國學生則怯生生地望著老師說:“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