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輔導資料:國際期市風起云涌市場格局(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07
交易所并購與整合的腳步從未停止
CME已連續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收歸囊中,但其胃口并未就此滿足,借金融危機創造的時機,CME在11月份又和美國最大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進行了有關雙方合并的非正式商談。據媒體透露,雖然CME尚未正式提出收購報價,但業內估計這筆交易將高達50億美元,按市盈率計為CBOE預計年收益的20倍。 在去年8月CME完成收購以原油、有色金屬交易見長的NYMEX后,CME集團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市場的占有率已高達98%。不過,CME仍面臨著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泛歐交易所(NYSE—Euronext),以及廣泛進行個股、股指和ETF等期權交易的CBOE的強有力競爭。根據FIA公布的有關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的期貨、期權成交量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全球期貨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1%,而期權同比上升6.2%,并且去年已占衍生品成交總量一半以上份額的股權與期貨進一步拉開了差距,可見未來期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受金融危機影響,在貨幣和利率類衍生品交易嚴重受挫后,以外匯、國債期貨交易領先的CME今年上半年成交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7.4%,“巨無霸”已將全球排名首位拱手讓給了韓國交易所(KRX),且位列Eurex之后,僅居第三。不過,如果CME和CBOE合并成功,其成交量仍可雄踞榜首。
在全球衍生品市場,為了爭奪市場資源、追求規模效應,交易所之間的并購與整合從未停止過。為了提高與CME、Eurex等垂直結算的交易所之間的競爭力,LIFFE開始實施建立清算系統的計劃。該計劃可以通過控制清算來提高收益,同時還可以防止客戶流失到其他交易所。借助LCH.Clearnet強大的結算準備金等資源的支持,LIFFE進一步涉足了巨大的CDS等場外衍生品清算市場。雖然LIFFE的計劃引起了投資銀行、歐洲監管機構和其他與其存在競爭關系的交易所組織的不滿,但是,清算模式的變化是交易所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是交易所之間以及交易所與結算機構之間博弈的結果,這種變化可以提高交易所的整體競爭力。LIFFE與LCH.Clearnet之間清算業務合作關系的變化已經說明,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交易所與獨立清算機構只有通過協作與互助才能在市場中獲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