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級會計師會計實務模擬試題一(3)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1-13

  4. 案例分析題四(財務管理)(本題l0分)
  資料一:升華公司是一家從事生物工程的高科技企業,自2000年成立以來,該公司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了該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和市場占有份額,增強了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升華公司2004年末總資產8000萬元,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凈資產收益率為8%。結合公司目前所處的發展成長期,升華公司制定了未來戰略經營目標,即爭取形成公司的品牌優勢,進一步穩定市場份額,提高綜合競爭力,并適當通過新產品的研制開拓市場,使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高公司價值。
  資料二:2004年2月,華為收購SUNCAY公司5.01%的股權,之前的2003年12月,華為已和SUNDAY簽訂了價值9億港幣的3G合同;5月31日,華為用1000萬元收購宏智科技在湖北、青海的BOSS項目及湖北、青海、新疆的BI項目的已簽合同和全部知識產權。
  華為有關人士稱,華為已建立投資控股、技術、移動通信、培訓、應用集成芯片和軟件等六個部門,最終將建立八個部門。
  2004年11月12日,華為與匯豐等9家銀行簽署總值3.6億美元貸款協議,擬用這些資金加快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
  資料三:四方公司九十年代初是一個多元化模式經營的公司,商貿、工業、房地產、文化傳播是該公司的四大經營架構。在90年代初期,這樣的經營架構對該公司的經濟效益是有負面影響的。因此,該公司在90年代就開始著手由多元化向專業化,也就是一元化的調整。該公司在2000年前后的三年中,凈資產的收益率都在10%以上,2000年配股以后,它仍然實現了每股收益0.477元的較好的業績,并且,該公司主營業務(房地產業務)達到了63.2%。此外,該公司在銷售大量增加的情況下,應收賬款的增長僅僅占到3.5%。同時,經營活動的經營現金流入是主營業務收入的1.15倍,達到43億元左右。
  該公司2000年配股以后,配股資金使用的情況。配股資金到位后,資金的主要投向仍然是房地產。不僅如此,按照該公司的計劃,在公司未來的經營過程中還是要將資金用來置地,也就是說在土地的儲備方面做文章。
  但是,該公司的權益資本融資受限,一方面,公司的大股東不可能對公司的財務提供更加雄厚的資金支持,另外,公司在1999年試圖通過增發B股來擴充公司的權益資本融資,但是由于受到小股東的反對,增發B股的計劃未能實現。另外,該公司的經營風險在未來是不確定的,主要表現在房地產行業本身由于競爭的加劇,市場的變化很大。
  該公司盡管一直在進行由多元化向一元化的調整,但是,該公司在2000年仍然還有一家與房地產行業無關的企業――從事商品零售業的佳麗公司。佳麗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它每年可以向A公司提供8.5%的凈利潤。同時,四方公司仍然屬于一個處于快速擴張的過程,每開一家新店的大約需要追加3000萬――5000萬元的資金。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佳麗公司股票在未來上市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四方公司經過充分的考慮,決定出售佳麗公司這個與房地產行業無關的商品零售企業,以最終完成公司由多元化向一元化的調整。
  要求:分析判斷上述資料中分別體現的是何種類型的財務戰略?并請做簡要闡述。
  答案:
  資料一中,升華公司體現的是穩健型財務戰略。當企業采取穩健發展型戰略時,是以實現企業財務績效和資產規模的平穩增長為目的,為了防止過重的利息負擔,這類企業對利用負債實現企業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擴張往往持十分謹慎的態度,通常將利潤積累作為實現資產規模擴張的基本資金來源。因此應采取“低負債、高收益、中分配”的策略。
  資料二中,華為公司體現的是擴張型財務戰略。當企業采取快速擴張型戰略時,財務戰略通常需要將絕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潤留存的同時,大量地進行外部籌資,更多地利用負債以使企業享受財務杠桿效應和防止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釋。因此在這一階段,收益的增長相對于資產增長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出現“高增長、低收益、少分配”特征。
  資料三中,四方公司體現的是收縮型的財務戰略。當企業采取防御收縮型戰略時,為了預防出現財務危機和求得生存及新的發展,一般將盡可能減少現金的流出和盡可能增加現金流入,采取削減分部和精簡機構,盤活存量資產以增強企業主導業務的市場競爭力,這類企業多在以往的發展中曾實施過快速擴張戰略并遭遇挫折,因此歷史上所形成的負債包袱和當前經營上所面臨的困難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縮戰略。因此,“高負債(歷史遺留)、低收益、少分配”是實施這種戰略的主要特征。

  5. 案例分析題五(財務管理)(本題l5分)
  A公司是一家從事軟件開發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于1997年。該公司一直以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其財務戰略目標,并將利潤作為其業績考核的核心指標。A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2007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5000萬元(其中普通股1000萬股,面值1元),長期負債5000萬元(年利率為8%)。假定A公司的長期負債水平在2007年度內未發生變動,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為20%,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
  B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生物制藥企業,成立于2000年。為求得長期穩定的發展,B公司將增加企業價值為其戰略目標,并確定以經濟利潤作為其業績考核的核心指標。B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2007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6000萬元(其中普通股1000萬股,面值1元),長期負債4000萬元(年利率為7.5%)。假定B公司的長期負債水平在2007年度內未發生變動,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為15%,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
  要求:
  1.分別計算上述兩個公司的經濟利潤。
  2.結合上述兩個公司的財務戰略,對其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進行簡要分析。
  答案:
  1.計算A公司和B公司的經濟利潤如下:
  (1)A公司的經濟利潤考試用書
  A公司的利息=5000×8%=400(萬元)
  A公司的息前稅后利潤 =1600+400×(1-30%)=1880(萬元)
  A公司的投資成本 =5000+5000=10000(萬元)
  A公司的投資資本收益率=1880/10000=18.8%
  因此,
  A公司的經濟利潤 =(18.8%-20%)×10000=-120(萬元)
  (2)B公司的經濟利潤
  B公司的利息=4000×7.5%=300(萬元)
  B公司的息前稅后利潤 =1500+300×(1-30%)=1710(萬元)
  B公司的投資成本 =6000+4000=10000(萬元)
  B公司的投資資本收益率=1710/10000=17.1%
  因此,B公司的經濟利潤=(17.1%-15%)×10000=210(萬元)
  2.簡要分析A公司和B公司的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如下:
  會計利潤是企業在一定經營時期內的經營成果,是在各個領域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的會計指標之一。而經濟利潤是企業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部分的價值,經濟利潤在計算時考慮了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真實反映了股東財富的增加。
  根據上述材料,A公司將會計利潤作為企業財務戰略的核心,而B公司以經濟利潤作為企業財務戰略的核心。若以會計利潤作為評價的標準,A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而B公司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由于A公司的利潤大于B公司,故A公司的經營業績好于B公司;但是,若以經濟利潤作為評價標準,A公司2007年經濟利潤為-120萬元,經濟利潤小于0,說明該企業并不能給股東帶來的價值增值,而B公司的經濟利潤為210萬元,說明B公司通過經營可以給股東增加價值。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發現,由于采用的評價指標不同,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現代企業戰略財務管理要求企業建立以價值管理為核心的戰略財務體系,以經濟利潤作為業績評價指標與企業資本提供者要求比資本投資成本更高的收益的目標相一致。經濟利潤消除了傳統會計核算無償耗用股東資本的弊端,要求扣除全部所用資源的成本,包括資金成本,正確地核算企業經濟狀況。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金牌網絡輔導課程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亚洲青春草原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