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級會計師會計實務模擬試題三(2)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1-13
案例分析題三
A公司 擬橫向并購同行業的B公司,假設雙方公司長期負債利率均為10%,所得稅稅率均為33%。按照A公司現行會計政策對B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整后,雙方的基本情況如下:
資產 A公司 B公司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A公司 B公司
流動資產 1500 500 流動負債 500 250
長期資產 1000 250 長期負債 500 100
股本 1000 300
留存收益 500 100
所有者權益合計 1500 400
資產總計 2500 750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2500 750
指標 A公司
2007年度經營業績
息稅前利潤 450
減:利息 50
稅前利潤 400
減:所得稅 132
稅后利潤 268
其他指標:
資本收益率=息稅前利潤/(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20%
市盈率 15
由于并購雙方處于一行業,因此A公司可以選擇其自身的市盈率作為標準市盈率。
A公司共發行100萬股股票,而B公司共發行80萬股股票。現A公司準備并購B公司,預計并購后的新公司價值為5600萬元,經過談判,B公司的股東同意以每股12元的價格成交。并購中發生談判費用50萬元,法律顧問費用30萬元,其他費用40萬元。
要求:在此基礎上,若選用不同的估計凈收益指標,分別運用公式計算目標企業(B公司)的價值如下:
(1) 假設并購后目標公司能夠獲得與并購公司同樣的資本收益率[息稅前利潤/(長期負債+股東權益)],把以次計算出的并購后目標公司稅后利潤作為估計凈收益指標
(2) 計算并購收益和并購凈收益,并依據并購凈收益作出A公司應否并購B公司的判斷。
(3) 敘述并購的利弊影響
案例分析題四
奧蘇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公司。2007年12月31日,公司的資產總額為2.5億元,負債總額為1億元,年利率8%,所有者權益為1.5億元,其中,股本為5000萬元(每股面值1元)。2007年度公司的息稅前利潤6 000萬元。公司實行當年凈利潤全部分配的股利政策。
為了保持利潤較大幅度增長,并使股東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公司決定投資建設一條比亞迪汽車生產線,計劃總投資4千萬元,建設期為1年。公司管理層要求財會部提出對該項目的融資方案。財會部以公司2007年相關數據為基礎,經過測算,提出了以下三個融資方案:
方案一:發行公司債券
公司發行公司債券4千萬元,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6%,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項目投產后至還款前,公司每年息稅前利潤將達到6 600萬元。
方案二: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公司按照面值發行3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4千萬元,每張面值100元,共計40萬張,票面利率為6%,每年年末支付利息。項目投產后至轉股前,公司每年息稅前利潤將達到8 000萬元。
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價為25元。預計公司可轉換債券在2010年1月將會全部轉換為股權。轉股后,每年凈利潤將因利息及其他費用減少而增加288萬元。
方案三:發行公司股票
公司增發股票400萬股,每股發行價為10元。項目投產后,公司每年息稅前利潤將達到9 000萬元。
為便于分析起見,假設以下情況:
(1) 所得稅稅率為30%;
(2)不考慮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及股票發行費用;
(3)2008年初,融資方案已實施且資金到位,項目建設從2008年1月1日起實施并于年末完工,2009年1月1日正式投入生產。
要求:
(1)分別分析項目投產后2年間(2009年至2010年)三個融資方案對公司資產負債率和每股收益(保留二位小數)的影響。將計算結果直接填入表中相應欄目。
項 目 籌資前 發行債券 發行可轉換債券 增發普通股
息稅前利潤(萬元)
現有債務利息(萬元)
新增債務利息(萬元)
稅前利潤(萬元)
所得稅(萬元)
凈利潤(萬元)
普通股收益(萬元)
股數(萬股)
每股收益(元)
轉股后每股收益(元)
資產負債率籌資前
資產負債率籌資后
轉股后資產負債率
(2)分析上述籌資方案的優缺點,從公司股東獲得良好回報的角度,判斷選擇哪一個融資方案最佳,并簡要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