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新心理學輔導資料 第2中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來源:發布時間:2009-07-06 15:42:14

  第三節 小學生的人格與社會性發展

  一、人格的發展:成人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埃里克森)
  認為兒童的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發展危機,解決危機可以有助于發展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歲半):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感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培養自主性。兒童初步嘗試獨立處理事情,鼓勵幼兒則會使他養成自主自動的個性;過分溺愛和保護或批評,會使兒童懷疑自己而產生羞恥感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培養主動性,其活動范圍擴大。父母細心回答,對兒童的建議適當鼓勵或妥善處理會使兒童發展了主動性;當兒童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會產生內疚感。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他們追求工作完成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及由有成就帶來的師長認可與贊許,由此,;當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自我統一性是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和經驗而形成的有關于自我的一致性形象。青春期

  (二)人格發展理論的教育含義
  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有:家庭教養模式、學校教育和同輩群體
指明了每個發展階段的任務,給出了解決危機、完成任務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師采取有針對性的相應措施,因勢利導。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含義: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意識。
  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知);自我體驗(情);自我監控(意)。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①生理自我:指個人對自己身體、外貌、體能等方面的意識。
  ②社會自我: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關系、人際關系中的角色的意識,包括個人對自己在社會關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識,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義務和權利的意識等。
  ③心理自我:個人對自己心理活動的意識,它包括個人對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及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意識。 

      第四節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一、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一)認知方式差異: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
  1、場獨立與場依存
  2、深思型與沖動型
  3、輻合型與發散型 

  (二)智力差異
  1、智力與智力測量
  (1)比納—西蒙量表
  (2)斯坦福—比納量表:IQ是140為天才
  (3)韋克斯勒量表

  2、智力的差異:
  (1)智力的個體差異:呈正態分布
  個體內的差異:個人智商分數的構成成分的差異
  個體間:個體與同齡團體的常模相比較表現出來的差異
  (2)智力的群體差異:性別、年齡 

  (三)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1、認知方式無好壞之分;
  2、智力是學習成績的可靠預測指標。
  3、據認知差異要因材施教:
  ①應該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
  ②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
  ③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一)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二)性格的差異
  1、性格的特征差異:對待現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類型差異:外傾與內傾;獨立與順從;理智、情緒與意志。
  (三)性格差異的教育含義
  教育要適應個體的性格差異。
  性格雖不會決定學習是否發生,但它卻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性格也作為動力因素而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影響到對學習內容的選擇等。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色狠狠 |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2区 | 日韩熟女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