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新心理學輔導資料 第10章態度與品德形成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7-06 15:31:12

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1、態度是學習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包括:態度的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
  初中階段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也是容易發生品德的兩極分化的時期。

  2、品德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按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3、態度與品德的異同
  同:實質和結構
  異:范圍與內化程度

  4、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①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10歲以前兒童是他律道德,10歲以后是自律道德。
  柯爾伯格:兩難故事法,分前習俗(懲罰服從、相對功利)、習俗(尋求認可、遵守法規)和后習俗水平(社會契約、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柯爾伯格認為大多9歲以下的兒童及少數青少年處于前習俗道德水平,后習俗在20歲以后
  ②基本特征:
  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初中動蕩(初二)、高中趨向成熟
  ③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依從(從眾和服從)→認同(模仿)→內化
  ④影響態度與品德的一般條件:
  外部條件:家庭教養模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⑤形成或改變態度和品德的常用有效方法:
  有效說服、榜樣示范、群體約定、價值辨析、適當的獎勵與懲罰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乱字幕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中文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日韩精品卡通动漫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