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歸納(10)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7-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鏈接】
教育公平的問題,始終是任何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價值取向的風向標。新中國60年、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尤其是溫家寶總理明確提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以后,教育公平更是邁出了重大步伐。
●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的學雜費,為農村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補助;
●推動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向中西部地區、向困難群體傾斜,建立了覆蓋40多萬所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的遠程教育網絡,積極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
●加大對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惠及非義務教育階段2000多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標準表述】
[問題]
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教育公平的許多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首先,東西部教育發展不平衡,據統計,東西部許多省份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差距在2倍以上;城市與農村的教育發展不平衡,占全國人口70%的農村,尤其是老、少、邊、窮的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同一個區域內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發展不平衡,重點學校幾乎集中了區域的優質教育資源。盡管政府有意識地進行平衡資源配置的努力,優質教育資源的逆向流動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全國范圍內教育基準的建立,以及鼓勵優秀教師到西部、農村和薄弱學校的政策。
其次,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發展不平衡。如幼兒(學前)教育階段沒有建立起政府主導的模式,在許多農村地區,幼兒教育基本上是空白;高中階段的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政策差異較大。這就需要我們研究不同教育階段的短板,協調處理各個教育階段面臨的突出問題,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
再次,不同人群受教育的機會仍然有比較大的差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西部女童的教育問題,殘障孩子的教育保障問題,居住地與戶籍地不同的人群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問題等,仍然困擾著我們。這也要求我們出臺一些特殊的教育政策,通過矯正平等和補償平等,給弱勢人群子女教育特別的關懷。
最后,諸如高考政策、高校審批政策、學科點評審政策等,如果深入研究,也可以發現其中有許多是與教育公平的精神相悖的。
[措施]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和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根本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教育公平的突出問題,才能辦好讓人民真正滿意的教育。
第一,要全面發展教育。教育全面發展體現在教育發展的全局性、全體性和全方位性等三個維度上。
教育發展的全局性,是要求把教育發展放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高度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徑。把教育放在國家發展的全局、時代發展的全局,才能自覺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教育發展的全體性,是指教育是全民族的事業,面向全體人民是教育公益性的要求。教育發展的全體性,也是體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標準,應該構建起“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體系。
教育發展的全方位性,是指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堅持因材施教,為不同特點、不同能力結構的學生提供可選擇的發展空間,保證每個人都得到相宜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個性更加鮮明,更具有特色和優勢;要重視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發展,師生是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教師發展既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教師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保證。沒有教師的幸福,就沒有學生的快樂;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成長。
第二,要協調發展教育。
一是義務教育及其均衡發展,包括城鄉、區域、校際均衡發展。當前我國教育發展已經逐漸呈現出“后義務教育時代”的特征,即從更加關注教育的數量規模轉向更加關注教育的質量內涵。因此,縮小由于長期歷史原因造成的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在經費投入、師資配備、校舍設備、政策許可等方面,制訂標準,設定底線,加長短板,縮小義務教育差距,是教育協調發展的現實要求。
二是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是公民素質培養基礎的基礎,涉及億萬家庭。目前,幼兒教育的入園率低、管理職責相對模糊、辦園質量懸殊等問題比較突出。這與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成就不相稱。對于幾百萬特殊需要的兒童來說,特殊教育是具有終身影響的大事。各地特殊教育都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然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提高水平。
三是數量和質量的協調。我國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還需要就是提高質量,提高師資水平,改進教育教學模式,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四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協調。發展好職業教育對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滿足社會發展多種需求意義重大。加大對職業教育關注和有力投入。
第三,要可持續發展教育。教育本來就是面向未來的事情。可持續發展是教育本來就有的題中之義。所以,應該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堅持依法治教,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堅持政策制定的科學化、民主化,堅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辦教育的積極性,調動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為受教育者提供豐富多彩、富有創造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