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計師考試《會計基礎知識》第一章總論4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2-04-12 09:35:22
二。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是指反映各項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系的表達式。也稱會計恒等式。
(1) 靜態會計平衡(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
資產=權益=債權****益+投資者權益
=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反映任一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反映了企業資金的相對靜止狀態,所以也稱為靜態會計等式。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從任何一個時點來看,資產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之間永遠保持著這種數量上的平衡關系。
(2)動態會計平衡收入-費用=利潤(第二會計等式)
廣義而言,企業一定時期所獲得的收入扣除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后的余額,即表現為利潤。如果收入大于費用,差額為利潤;收入小于費用,差額為虧損
這一等式是基本等式的補充和發展,表明了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與相應的收入和費用之間的關系,說明了企業利潤的實現過程。實際上反映的是企業資金的絕對運動形式,也稱為動態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的上述關系,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3)靜態等式與動態等式的轉化。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第三會計等式,期末結賬前)該等式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之間的關系。
注意:經濟業務的發生必然會引起會計要素的數量上的增減變化,但是,無論發生什么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
(4)經濟業務類型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任何經濟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會計等式各要素的增減變化,但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成立。
四種情況:
1)會計等式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增加,會計等式保持恒等關系;
2)會計等式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減少,會計等式保持恒等關系;
3)某個會計要素內部兩個項目一增一減,會計等式保持恒等關系;
4)會計等式右邊的兩個要素項目一增一減,會計等式保持恒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