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統計師考試大綱(中級)1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09-07-23


  2009年全國中級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
  中級統計師考試由統計學原理、經濟學基礎理論、會計基礎知識、國民經濟統計、統計分析與寫作、計算機應用基礎六部分組成。
  2009年考試大綱對考核要點的要求,分別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提出。要求“掌握”的內容,是本專業必備的最重要的業務知識和技能,要求深入理解,熟練操作,靈活應用,這部分內容在整個考試內容中較大比重;要求“熟悉”的內容,是本專業比較重要的業務知識和相差知識,它在整個考試內容中占相當比重;要求“了解”的內容,則是與專業有關的知識,它在整個考試中占較小比重。
  統計學原理
  一、緒論
  (一)統計學的定義
  掌握統計學研究對象的特點:總體性、數量性、客觀性、數據的隨機性、范圍的廣泛性。
  熟悉統計學的含義。
  (二)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
  掌握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指標和標志、變異和變量的含義及其特點,掌握它們的不同種類和表現形式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熟悉統計指標體系的含義和作用。
  了解靜態數據與動態的區分。
  (三)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熟悉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實驗設計、大量觀察、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及它們的應用范圍.
  了解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二、統計工作過程及基本方法
  (一)統計設計
  熟悉統計設計的內容、統計設計的種類。
  了解統計設計的含義、統計設計的意義。
  (二)統計調查
  掌握定期統計報表、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的意義、作用和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它們的應用范圍。
  熟悉調查的不同種類劃分;調查方案的內容,包括調查對象、調查單位和墻報單位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研究室調查項目應注意之點和調查表的調查方式方法的選擇,以及調查的時間和空間標準確定。
  了解統計調查的概念及其在統計工作過程中的地位。
  (三)統計整理
  掌握設計統計分組的正確選擇分組標志的要點;掌握按標志特征分組和按標志多少分組的方法;掌握次數分布數據列的編制步驟;數分布的表示方法中,頻數、頻率、累計次數和頻數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掌握直方圖、折線圖、折線圖的繪制方法。
  熟悉統計整理的意義和統計整理的內容;熟悉統計分組的概念和作用;熟悉次數分布數列的概念和次數分布數列的種類;熟悉設計統計表的總要求和注意事項。
  了解統計分組的種類;了解統計表的概念、作用、結構和種類。
  (四)總量指標與相對指標
  掌握總量指標中時期指標與時點指標的特點和相互區別;掌握六種常用重要相對指標的含義和基本計算公式。
  熟悉總量指標的概念和總指標的種類;概念和表現形式。
  (五)平均指標與標志變異指標
  掌握算術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的概念及應用條件;掌握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和特點;掌握簡單幾何平均數與加權幾何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掌握方差與標準差的含義及計算方法;掌握變異系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熟悉平均指標的概念、特點及常用平均數的種類;熟悉影響加權算術平均數大小的因素及權數的作用;熟悉中位數和眾數的含義、特點為和計算方法;熟悉全距、平均差的計算方法;熟悉標志變異指標的概念、作用和標志變異指標的種類。
  三、時間數列
  (一)時間數列的概念和種類
  掌握不同種類時間數列的特點;掌握編制時間數列的原則。
  熟悉時間數列的概念和作用。
  (二)時間數列的分析指標
  1、水平指標
  掌握序時平均數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掌握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的計算方法。
  熟悉根據時間數列計算各種水平指標的意義
  2、速度指標
  掌握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掌握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
  熟悉根據時間數列計算各種速度的意義;熟悉環比發展速度與定基發展速度的關系;熟悉計算和應用平均速度應注意的問題。
  (三)時間數列的分析與預測
  掌握測定長期趨勢的各種方法的特點;掌握測定長期趨勢的移動平均法的具體步驟。
  熟悉根據時間數列采用適當的數學模型進行趨勢預測的方法;熟悉用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測定季節性
  了解時間數列的基本構成要素和時間數列分解模型的概念;了解循環波動及不規則波動測定的基本方法。
  四、統計指數
  (一)統計指數的概念及其應用
  熟悉統計指數的概念和性質;熟悉統計指數的作用。
  了解統計指數的種類。
  (二)總指數及其編制方法
  掌握綜合指數的編制原理和須解決的基本問題;掌握編制數量指標綜合指數與質量指標綜合指數的方法;掌握加權算術平均數和加權調和平均指數的計算方法及應用條件。
  熟悉綜合指數的意義和特點;熟悉平均指數的含義和常用的基本形式;熟悉平均指數的特點;熟悉平均指數與綜合指數的區別及聯系。
  了解拉氏指數和派氏指數計算方法以及費暄理想公式。
  (三)指數體系及其因素分析
  掌握綜合指數體系因素分析方法、、掌握平均指數體系因素分析方法。
  熟悉指數體系的概念與作用;熟悉指數因素分析法種類及指數因素分析法的步驟。
  (四)平均指標指數
  掌握平均指標指數體系因素分析方法。
  不熟悉平均指標指數的概念;熟悉平均指標指數體系與綜合指數體系的關系。
  (五)幾種常用的重要指數
  了解我國目前常用的幾種價格指數(零售價格指數、消費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情況。
  五、抽樣與抽樣分布
  (一)抽樣推斷的意義和概念
  黨的性質總體、樣本及樣本容量、參數和統計量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統計量樣本均值、樣本方差、樣本矩、樣本成數的概念。
  熟悉抽樣調查的意義和作用;熟悉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的概念
  (二)抽樣誤差
  掌握樣本平均數和樣本成數抽樣平均誤差的計算方法;掌握樣本平均數和樣本成數極限誤差的計算方法;掌握抽樣極限誤差、概率度、抽樣平均誤差三者的關系。
  熟悉抽樣誤差的概念和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熟悉抽樣誤差允許范圍、誤差及概率、概率度的含義。
  了解計算抽樣平均誤差的意義。
  (三)樣本單位數的確定
  掌握必要抽樣單位數目的計算方法。
  熟悉影響樣本單位數的因素,及其與確定樣本數目的關系。
  (四)抽樣分布
  熟悉正態分布的概念。
  了解總體分布、樣本分布、抽樣分布的概念及相互關系;了解幾種常見的抽樣分布-Z分布、t分布、X2分布、F分成的概念。
  六、參數估計
  (一)參數的點估計
  熟悉參數估計的概念;熟悉參數的點估計、估計量與估計值的含義;熟悉矩估計法和最大估計法。
  了解估計量的評選標準-無偏性、有效性,并會驗證估計量的無偏性。
  (二)參數的區間估計
  熟悉參數區間估計的概念;熟悉一個正態總體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區間的求法。
  七、假設檢驗
  (一)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
  掌握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熟悉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
  了解假設檢驗可能產生的兩類錯誤;了解單邊和雙邊假設檢驗的概念。
  (二)正態總體均值的假設檢驗
  掌握在總體方差已知或未知條件下,單個正態總體均值假設檢驗的方法。
  (三)正態總體方差的假設檢驗
  掌握總體均值未知的條件下,單個正態總體方差假設檢驗的方法。
  (四)總體成數的假設檢驗
  熟悉總體成數假設檢驗的方法。
  八、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一)相在關系的概念和種類
  熟悉相關關系的基本概念和特點;熟悉相關關系的種類。
  (二)相關分析
  熟悉相關關系的描述方法-相關表與相關圖;熟悉相關關系數的含義、相關系數的特點;熟悉相關系數的計算方法和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方法。
  (三)回歸分析的概念
  熟悉回歸分析的概念和回歸分析包括的主要內容;熟悉回歸分析與相關分析的區別。
  (四)一元線性回歸
  掌握在最小二乘法準則下求回歸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掌握利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進行預測的方法。
  熟悉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方法;熟悉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基本形式。
  (五)非線性回歸
  了解非線性回歸的概念;了解幾種常見的非線性回歸式-雙曲線型 、指數曲線型、冪函數曲線、對數曲線、拋物線型。
  (六)多元線性回歸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統計師考試輔導精華

統計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金牌網絡輔導課程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特黄a级片久久 | 尤物视频在线国自产视频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