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環評師技術方法輔導:生態影響調查內容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2-02
調查內容
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設置調查內容,一般包括:
(1)工程沿線生態狀況,珍稀動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種類、保護級別和分布狀況、魚類三場分布等。
(2)工程占地情況調查,包括臨時占地、永久占地,列表說明占地位置、用途、類型、面積、取棄土量(取棄土場)及生態恢復情況等。
(3)工程影響區域內水土流失現狀、成因、類型,所采取的水土保持、綠化及措施的實施效果等。
(4)工程影響區域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遺產地等生態敏感目標和人文景觀的分布狀況,明確其與工程影響范圍的相對位置關系、保護區級別、保護物種及保護范圍等。提供適當比例的保護區位置圖,注明工程相對位置、保護區位置和邊界。
(5)工程影響區域內植被類型、數量、覆蓋率的變化情況。
(6)工程影響區域內不良地質地段分布狀況及工程采取的防護措施。
(7)工程影響區域內水利設施、農業灌溉系統分布狀況及工程采取的保護措施。
(8)建設項目建設及運行改變周圍水系情況時,應做水文情勢調查,必要時須進行水生生態調查。
(9)如需進行植物樣方、水生生態、土壤調查,應明確調查范圍、位置、因子、頻次,并提供調查點位圖。
(10)上述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