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言語解題技巧:走在“意圖”與“主旨”的邊緣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言語解題技巧——走在“意圖”與“主旨”的邊緣
無論是國考還是地方性考試,在行測言語試卷中閱讀理解都是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那么在閱讀理解當中,堪稱大題型甚至是必出題型───意圖推斷題的分量則更是不言而喻的。意圖推斷題要求考生在閱讀完原文段后首先概括出表層含義,再揣摩推斷出文段所要表達或說明的意圖和目的,但是,這是針對言外之意類型的意圖推斷題而言的。然而,在經過大量的題海戰術后,相信考生們會發現很多意圖推斷題的答案并非都是引申出來的,而是對原文重點的同義替換(類似于主旨概括題的解題方法)因此,帶有“意圖”與“主旨”色彩的這類題型我們稱之為言內意圖或意圖主旨化。接下來,我們以具體的題型為例進行說明。
例:這是最好的城際競技場。每一次申辦承辦,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關。對于新生顯貴而言,這的確是千載難逢的登堂入室的絕好臺階。國際奧委會委員們在每一張選票上,并不是單純的打勾劃叉,他們亦在譜繪世界風云榜上城際間的升跌走勢圖。這段話意在表明( )
A.國際奧委會委員們投票決定承辦奧運會的城市
B.公關工作是申辦和承辦奧運會的關鍵所在
C.申辦和承辦奧運會是世界城市之間相互較量的體現
D.申辦和承辦奧運會是新興城市進入國際舞臺的絕好契機
「答案」:C「解析」:通過設問,我們知道這是一道意圖推斷題。在閱讀完原文段后,我們會發現第一句“這是最好的城際競技場”為整個文段的重點句。立刻回到四個選項中會發現A、B、D都偏離了原文的重點,所以可以排除掉,C選項又不是基于原文重點的引申,而是原文重點的同義替換,那么,沒有答案嗎?當然不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圖推斷題當中的意圖主旨化。這類題型的答案就可以依照主旨概括題的解題方法,先基于原文,找出重點,再同義替換就可以了。
例: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而出現的一種理論對現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
A.已獲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
B.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C.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D.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答案」:C「解析」:這同樣是一道意圖推斷題。通過閱讀原文,A選項為無中生有,可以排除。B和D選項在原文中都沒有充分的體現,故排除。而通過閱讀原文段,我們可以發現前半部分說的是“日常生活審美化”出現的時代背景,后半部分說的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論基礎,因此,它的重點應是兩者的結合,而C選項不是基于這一重點的引申而是它的同義替換。所以按照意圖主旨化的解題方法,不用猶豫,答案就是C選項。
通過上面兩道例題,相信考生朋友們對意圖主旨化這一類題型將不再感到困惑。簡單地說,這類題型的特點就是設問是意圖推斷題的設問,而答案是主旨概括題的答案。解題關鍵是通過選項來判斷是否是這類題型。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