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腐敗”折射出的荒唐現實
來源:安徽育路網發布時間:2011-09-08 12:59: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彭光偉,原系榮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本想通過踏實工作獲得升遷,而希望一次次落空。他的心態從不舒服變為不滿,繼而變為仇恨,仇恨單位、仇恨領導,最后竟用貪污公款的方式進行報復。前不久,彭光偉因貪污公款23.4萬元,被判刑十二年。
用貪污公款的方式來報復單位和領導,多么荒唐可笑!但是,彭光偉的行為卻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目前,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待遇、福利待遇,各種住房、專車配備,實際上都是與官位掛鉤,官大不僅權力大,而且榮譽多,說話分量重,福利待遇好,這迫使公職人員千方百計謀取一官半職。然而,官位畢竟有限,更多的公職人員不得不處于金字塔的下層,無法享受相應的公平待遇,他們即便不會采取“報復性腐敗”,也會消極怠工,影響工作效率。所以,“報復性腐敗”給我們第一個啟迪就是,能否建立合理的公職人員貢獻與待遇掛鉤的機制,讓那些在體制內升遷無望的公職人員,也能得到相應的待遇,不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擠上當官這條不歸路。
時下,用人機制存在的弊端還很明顯,官員代際權力繼承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據近些年媒體披露,機關單位為官員子女量體裁衣、搞“蘿卜招聘”,“官二代”年紀輕輕就登上權力寶座的事件越來越多。一些地方官員罔顧程序,或者設定有利于自身的程序,通過走形式大肆提拔自己的后代。彭光偉的領導表示,“也曾多次考慮過他的任職問題,只是他時而努力、時而松懈的工作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的做法,讓領導不敢重用他”。這話是真是假我們并不清楚,但一些領導眼中的所謂“為人處世”,其實就是會迎逢送往、吹牛拍馬,如果不懂不會這些東西,就是不會“為人處世”,自然得不到提拔重用,這樣又怎么能服眾呢?“報復性腐敗”給我們第二個啟迪就是,要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用人機制,通過民主方式選拔人才。
彭光偉覺得自身踏實工作卻屢屢不能獲得升遷,那么,他為什么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向上級機關反映,卻采取貪污公款這種方式來“報復領導”呢?我認為,這也跟我們官場風氣不正、領導一言堂和權力不受監督與制約氛圍有關。我們看到許多腐敗分子在落馬前,舉報人向上面控告,歷經九死一生,舉報信還往往轉到腐敗分子手中。總而言之,我們并沒有建立一個順暢的途徑,讓公職人員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他們能向上反映問題而不受打擊報復。彭光偉大概也深知這種惡劣的官場環境,他不敢采取向上反映、舉報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只能用腐敗方式來進行報復。這也給我們第三個啟迪,必須建立公職人員權利保障機制,讓公職人員能對抗來自上級的違法違紀行為。
更多關于安徽公務員考試培訓等的信息,請點擊安徽公務員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