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知識:市場失靈與政府的微觀經濟政策(25)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5-31 10:48:24
4.潛在GDP和產出缺口
潛在GDP也稱潛在產出或潛在國民收入。潛在GDP是指一個經濟社會的生產要素或經濟資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條件下所實現的產出。在實踐中,由于機器、設備、勞動、土地等全部生產要素是否已經被充分利用,實際上難以測算,相對來說,計算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力被利用的狀況倒比較容易,因此,潛在GDP也被定義為充分就業條件下所實現的產出。實際上,當勞動資源被充分利用即實現充分就業以后,也標志著其他生產要素也已被充分利用,而如果在經濟中存在著嚴重的勞動失業,也一定意味著其他生產要素存在著大量的閑置,所以,經濟學中的充分就業一詞在很多場合都是生產要素或資源被充分利用的代名詞。
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實際產出和潛在產出經常會出現不一致,這種不一致被稱作產出缺口或GDP缺口。產出缺口可以用絕對值來表示,也可以用相對值來表示。如果用絕對值表示,則有下式:
GDP缺口=Y-Yc
式中,Y為實際國民收入或實際產出,Yc 為潛在國民收入或潛在產出。
如果用相對值來表示GDP缺口,則可有下式:
根據上面兩個公式,如果實際GDP高于潛在GDP,也就是GDP缺口為正值,則稱之為產出正缺口或GDP正缺口;反之,如果實際GDP小于潛在GDP,即GDP缺口為負值,則稱之為產出負缺口或GDP負缺口。
例如,如果某年的實際GDP為12萬億元,而當年的潛在GDP為10萬億元,這時即存在一個產出正缺口。產出缺口為2萬億元(12-10),或者產出缺口為20%[(12-10)/10]。同樣,如果當年的潛在產出不變,但實際產出卻只有8萬億元,這時的產出缺口即為負缺口,產出缺口為-2萬億元(8-10)或-20%[(8-10)/10]。
如果經濟中存在著產出正缺口,說明經濟增長過快,資源已經被過度利用,在此情況下,通常會出現資源短缺和通貨膨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過熱”或“熱”。相反,如果經濟中存在著產出負缺口,則表明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即存在著失業,有時還可能出現通貨緊縮。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過冷”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