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級統(tǒng)計工作實務鞏固試題3
來源:考試大發(fā)布時間:2011-10-14 09:53:15
一、單項選擇題(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現有人口與常住人口的關系是( )。
A.現有人口數=常住人口數+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
B.常住人口數=現有人15數+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
C.現有人口數=常住人口數一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
D.常住人口數=現有人口數一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
【答案】C
【解析】現有人口是指在特定調查時點上該地區(qū)實際居留的人口。導致現有人口與常住人口之間差異的原因是人口的短期流動,二者之間的關系表示為:現有人口數=常住人口數一臨時外出的常住人口數+臨時居留的外來人口數。
2.某地區(qū)年初人口為500萬,該年內遷人人15 5萬,年末人口為510萬,則該年該地區(qū)遷入率為( )。
A.9.76‰
B.9.84‰
C.9.90‰
D.9.95‰
【答案】C
【解析】由于年平均人口數=(年初人口數+年末人口數)/2=(500+510)/2:505(萬),
故年內遷入率=年內遷入人口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5/505)× 1000‰:9.90‰。
3.下列關于就業(yè)率的計算公式,正確的是( )。
A.就業(yè)率=就業(yè)人員數/總人口數×100%
B.就業(yè)率=就業(yè)人員數/經濟活動人口數×l00%
C.就業(yè)率=就業(yè)人員數/平均人15數×l00%
D.就業(yè)率=就業(yè)人員數/失業(yè)人員數×l00%
【答案】B
【解析】就業(yè)率是指以經濟活動人15為基礎,反映具有就業(yè)要求的人群中實際就業(yè)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就業(yè)率=就業(yè)人員數/經濟活動人15數×l00%。
二、多項選擇題(以下每小題至少有兩項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反映人口的社會構成,可采用的分組標志有( )。
A.民族
B.教育程度
C.性別
D.職業(yè)
E.年齡
【答案】ABD
【解析】人口的社會構成著眼于人口的社會特征,常用分組包括人口的職業(yè)、民族、所處階層、文化教育狀況等。C、E項是人15自然構成的分組標志。
2.反映人口的經濟構成,可采用的分組指標有( )。
A.收入
B.城鄉(xiāng)
C.年齡
D.所處階層
E.是否參加社會保障
【答案】ABE
【解析】人口經濟構成是從人口的不同經濟狀況來觀察其構成的,一般通過人口的經濟地域構成和人口經濟地位構成來加以反映。人口經濟地域構成是指人口按各種經濟地域屬性標志分組而計算的構成指標,最常用的分組標志是人口城鄉(xiāng)構成;人口經濟地位構成是指人口按各種經濟地位標志分組而形成的構成,常用的分組標志包括人口的經濟收入水平、資產擁有量、是否參加社會保障。C項是人口的自然構成采用的分組指標;D項是人口的社會構成采用的分組指標。
3.反映人口機械變動的指標有( )。
A.遷入(遷出)率
B.人口出生(死亡)率
C.凈遷移率
D.總遷移率
E.人口自然增長率
【答案】ACD
【解析】由人口的遷人和遷出引起的人口的數量和構成的變化稱為人口機械變動,其指標有:①當期人口遷入數和人口遷出數;②以當期平均總人口數為基礎計算人口遷移率,包括遷入率和遷出率;③將遷入與遷出兩者相互抵消,計算凈遷移量和凈遷移率。B、E項是反應人口自然變動的指標。
4.下列反映人口變動強度的指標有( )。
A.出生人口數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出生率
D.遷人人口數
E.人口凈遷入率
【答案】BCE
【解析】反映人口變動不宜直接應用絕對數量指標,而采用相對指標。A、D項是絕對數量指標;B、C、E項是反映人口變動強度的相對指標。
5.經濟活動人口是指( )。
A.具有勞動能力
B.在一定年齡之上,一般是指年齡在16周歲及以上
C.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
D.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
E.當前無工作,但有就業(yè)可能并以某種方式尋找工作
【答案】ABD
【解析】經濟活動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齡之上,有勞動能力,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經濟活動人口首先要適合勞動年齡,一般是指年齡在16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其次要具有勞動能力和愿意勞動,正在參加社會勞動或有可能參加社會勞動并表現出就業(yè)意愿的人口。C項是就業(yè)人員應符合的條件;E項是失業(yè)人員應滿足的條件。
6.下列人員中屬于就業(yè)人員的有( )。
A.企業(yè)合同工
B.事業(yè)單位招聘的職工
C.自謀職業(yè)者
D.由國家分配的在職人員
E.臨時性從業(yè)人員
【答案】ABCDE
【解析】就業(yè)人員又稱從業(yè)人員或社會勞動者,是指在一定年齡以上,有勞動能力,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
7.根據目前的統(tǒng)計制度,列為失業(yè)人口應滿足的條件是( )。
A.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
B.當前如有工作機會,可以在一個特定期間內應聘就業(yè)或從事自營職業(yè)
C.正在領取失業(yè)保險
D.在調查周內未從事任何有報酬的勞動
E.在特定期間內采取了某種方式尋找工作
【答案】BDE
【解析】根據目前的統(tǒng)計制度,在城鎮(zhèn)勞動力調查中,16歲及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中,要同時符合下述各項條件,才能列為失業(yè)人口:①調查周內未從事為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益的勞動,也沒有處于就業(yè)定義中的暫時未工作狀態(tài);②當前如有工作機會,可以在一個特定期間內應聘就業(yè)或從事自營職業(yè);③在某一特定期間內采取了某種方式尋找工作。
三、判斷題(請將答案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等指標,其基數是該時期的平均人口數。 ( )
【答案】√
2.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出生人口數一年死亡人口數)/總人口數×1000‰。 ( )
【答案】×
【解析】人口自然增長率=(當年人口自然增長量/年平均總人口數)× 1000‰=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量=年出生人口數一年死亡人口數。
3.性比例=男性人口數/女性人口數×100。 ( )
【答案】√
【解析】性比例,亦稱性別比,是指男性人口數對女性人口數的比例,通常計算與100名女性人口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
4.文盲率=文盲人數/全部人口數。 ( )
【答案】×
【解析】文盲是指從未受過學校正規(guī)教育的不識字或識字不足500字的人口,文盲率=15歲以上文盲人數/15歲以上人口數。
5.年人口增長率=(人H自然增長量/年末總人口數)×1000‰。 ( )
【答案】×
【解析】年人口增長率=(當年人口凈變化量/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人口自然增長量+人口機械增長量)/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凈遷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