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統計師《中級基礎》: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14 11:19:11
相關關系的種類
現象之間的相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區分為不同類型。
(1)按照相關的方向不同分為:正相關和負相關。
正相關——當一個變量的值增加或減少,另一個變量的值也隨之增加或減少。如工人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產量也隨之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隨個人所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負相關——當一個變量的值增加或減少時,另一變量的值反而減少或增加。如商品流轉額越大,商品流通費用越低;利潤隨單位成本的降低而增加。
(2) 按照相關形式不同分為:線性相關和非線性相關。
線性相關——又稱直線相關,是指當一個變量變動時,另一變量隨之發生大致均等的變動,從圖形上看,其觀察點的分布近似地表現為一條直線;例如,人均消費水平與人均收入水平通常呈線性關系。
非線性相關——一個變量變動時,另一變量也隨之發生變動,但這種變動不是均等的,從圖形上看,其觀察點的分布近似地表現為一條曲線,如拋物線、指數曲線等,因此也稱為曲線相關。例如,工人加班加點在一定數量界限內,產量增加,但一旦超過一定限度,產量反而可能下降,這就是一種非線性關系。
(3)按相關程度分為:完全相關、不完全相關和不相關。
完全相關——當一個變量的數量完全由另一個變量的數量變化所確定時,二者之間即為完全相關。例如,在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銷售額與銷售量之間的正比例函數關系即為完全相關,此時相關關系便成為函數關系,因此也可以說函數關系是相關關系的一個特例。
不相關——又稱零相關,當變量之間彼此互不影響,其數量變化各自獨立時,則變量之間為不相關。例如,股票價格的高低與氣溫的高低一般情況下是不相關的。
不完全相關——如果兩個變量的關系介于完全相關和不相關之間,稱為不完全相關。由于完全相關和不相關的數量關系是確定的或相互獨立的,因此統計學中相關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不完全相關。
(4)按研究的變量(或因素)的多少分為:單相關、復相關和偏相關。
單相關——又稱一元相關,是指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如廣告費支出與產品銷售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復相關——又稱多元相關,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如商品銷售額與居民收入、商品價格之間的相關關系。
偏相關——在一個變量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變量相關的條件下,當假定其他變量不變時,其中兩個變量的相關關系稱為偏相關。例如,在假定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該商品的需求量與消費者收入水平的相關關系即為偏相關。
相關關系分析的基本內容
統計對現象之間相關關系的分析,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測定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密切程度,稱為相關分析;另一是根據變量之間的關系形式,用一個數學表達式,來反映有相關關系的變量之間的數值變化關系,據此由一個或若干個自變量的數值推斷出因變量的可能值,這種分析稱為回歸分析。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兩種分析構成了相關關系分析的基本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