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基礎知識輔導:浮動匯率制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9-16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并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制度。浮動匯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后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制(又稱“清潔浮動匯率制”)和管理浮動匯率制(又稱“骯臟浮動匯率制”)。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后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匯率變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經濟因素經常在發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