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公務員考試網
國考動態 報考指南 地方公考 公選考試 招警考試 備考經驗 考試政策 公考下載 論壇 網校 中公教育
行政測試綜合指導| 語言表達理解| 數量關系| 判斷推理| 常識判斷| 資料分析 申論專家預測| 申論指導| 熱點時評| 申論范文 面試輔導面試指導| 真題解答
地區信息

公務員申論熱點話題素材分析:社會保障(下)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01-16 10:25:19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公考圈
  • 論壇


  材料七:醫療保險

 

  作為城市建設者的農民工并沒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醫療保險待遇。按照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數字,深圳2000年時外來人口577.0萬人,占總人口比例82.1%。加上居深境內人士,外來人口為700萬—800萬人。到2005年6月30日,深圳共有暫住人口1035萬,戶籍人口171萬。深圳的發展離不開農民工,但是由于其社會地位的低下,他們的生活現狀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醫療衛生方面他們沒有能夠享受到足夠的福利。

 

  自1987年以來,深圳市就把在企業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范疇,經過20年的探索改革,根據其規定,深圳市為農民工建立了包含醫療保險的一整套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1992年5月,在深圳市取消公費醫療、全國率先建立統一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之時,根據其規定,無論是否有深圳戶籍,都可以參加并享受統一的醫療保險待遇。也就是從理論上外來勞務工可以與持有深圳戶口的職工完全一樣,參加綜合醫療保險,既保住院也保門診。但是,過高的繳費標準,使絕大部分農民工朋友對醫療保險望而卻步。綜合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為個人工資收入的8%,企業承擔6%,個人承擔2%,這對于深圳戶口員工來說并不是什么負擔,但是對于收入本來就相對較低的農民工卻是不小的數字,另外一個方面,深圳的農民工偏年輕化,生病就醫的概率相對較低,實際上也用不了這么多的醫療開支。對于企業來說,6%的醫療保險是比較沉重的,所以在沒有很硬性的規定下,很多企業選擇不為農民工繳納綜合醫療保險。

 

  分析:必須高度重視農民工的醫療保險待遇問題,堅持以人為本,靈活調節綜合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建立適合農民工的彈性醫療保險制度,降低繳費標準,使為了城市建設付出辛勤汗水的農民工也能享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好處。

 

  材料八:

 

  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四大組成部分,此外還有住房保障、優撫安置等內容,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4+2”。

 

  一是社會保險。這是社會保障的核心部分。我國的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五項保險。社會保險是實行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費,政府給予資助并承擔最終責任。

 

  二是社會救助。這是指國家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種保障制度。社會救助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常性救助,如城市和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救助制度等;第二類是緊急性救助,如災害救助;第三類是臨時性救助,如醫療救助、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

 

  三是社會福利。這里的社會福利是指政府和社會向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特別需要關懷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會援助,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準和自立能力。

 

  四是慈善事業。這是指政府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社會成員進行慈善捐贈和社會互助。

 

  以上講了社會保障的四個主要方面,還有住房保障和優撫安置兩項專項保障制度。我國城鎮住房保障主要包括住房公積金制度、經濟適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

 

  分析:針對當前社會保障存在的實際困難,要本著需要解決而又能夠解決的原則,統籌研究出臺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完善優撫對象醫療保障,以及部分困難民眾再就業、住房、社會保險接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要加強社保基金監管,切實保證基金增值,防止被違法挪用,維護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

 

  背景知識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在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一般來說,社會保障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組成。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全球的社會保障模式,大致可分為福利國家、國家保險、社會共濟和積累儲蓄四種,分別以英國、前蘇聯、德國、新加坡為代表。目前我國在建的社會保障制度,屬于社會共濟模式,即由國家、單位(企業)、個人三方共同為社會保障計劃融資,而且這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改革趨勢。個人責任的強化已經成為全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識。

 

  社會保障的具體內容

 

  (一)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在勞動者暫時或者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斷工作,沒有經濟收入或者勞動收入減少時,給予經濟補助,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條件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從社會保險的項目內容看,它是以經濟保障為前提的。一切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不論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強制性、社會性和福利性這三個特點。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社會保險項目分為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二)社會救濟

 

  社會救濟,是指國家和社會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災害的生活困難者提供無償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從歷史發展看,社會救濟先于社會保險。早在1536年,法國就通過立法要求在教區進行貧民登記,以維持貧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規定對貧民進行救濟。中國古代的“義倉”也是一種救濟制度。這些都是初級形式的社會救濟制度。維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會救濟制度的基本特征。社會救濟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政府財政支出和社會捐贈。

 

  (三)社會福利

 

  廣義的社會福利,是指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貼、福利設施和社會服務的總稱。狹義的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向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社會中需要給予特殊關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四)優撫安置

 

  優撫安置,是指國家對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如軍人及其親屬予以優待、撫恤、安置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在我國,優撫安置的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殘疾軍人及其家屬;優撫安置的內容主要包括提供撫恤金、優待金、補助金,舉辦軍人療養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等。

 

  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三)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公平的平衡器

 

  現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保障覆蓋面還不夠寬;

 

  (二)社會保障基金籌措困難

 

  (三)多頭管理、體制分散

 

  (四)失業保險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五)人口老齡化對整個社會保障體系都產生影響

 

  (六)社會保障法制性不強,急待出臺社會保障法。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一)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二)進一步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三)繼續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實工作,全面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五)加快建立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費征繳力度

 

  專題綜合分析

 

  積極應對問題和挑戰,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我們要趨利避害,乘勢而上,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推進社會保障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同時,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重點方面:

 

  (一) 加快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社會保障是通過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一種制度,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作保證。多年來,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還存在法律體系不完善、立法層次不高等問題。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保障立法工作,本屆全國人大已將社會保險法列入2007年的立法計劃,目前已進入草案修改論證階段。此外,還要修訂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等法規,制定社會救助法、基本養老保險條例、醫療保險條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和企業年金條例等法律法規。需要強調的是,加強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關鍵在于強化執法。有法不依等于無法。現在,社會保障執法中處罰力度太弱,在一些地方違法者眾,最后成了法不責眾。因此,必須依法嚴厲處罰違法者,加大違法成本,起到警示作用。還要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督促用人單位和職工自覺守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社會保險法是當前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最重要、最緊迫的一部法律,關系到怎樣確立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 完善社會保障運行機制。實現社會保障的定型化、規范化、法制化,必須完善運行機制。我提出以下幾個方面,請大家進行討論。

 

  一是建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效機制。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方針,其實質就是合理劃分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責任,實現基金的部分積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做資金儲備。目前,全國只有11個省(區、市)在開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總結試點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加快推進這項工作,盡快完善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二是建立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至關重要的是做到有獎有罰,鼓勵繳費,懲罰欠費,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機制。一方面,要建立繳費激勵機制。完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待遇與繳費掛鉤的辦法,鼓勵各類從業人員多工作、多參保、多得待遇,不斷擴大覆蓋范圍和增加基金收入。另一方面,要建立欠費懲罰機制。依法采取嚴厲手段和措施,把所有用人單位全部納入征繳范圍,防止參保人數和繳費基數的流失,做到應收盡收。

 

  三是建立社會保障責任分擔機制。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分級的財政體制,各級政府如何承擔相應的社會保障責任,牽涉到中央和地方社會保障的事權劃分問題。這一問題又與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相聯系,需要盡快理順。全國現在已經有11個省(區、市)實現了省級統籌,有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借鑒。省級統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將確保發放的責任集中到省級,地縣兩級不為此承擔責任。所謂省級統籌,就是在全省范圍內要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統一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和基數,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發標準,統一調劑使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其核心是通過建立省級基金預算制度,明確省、市、縣各級政府的責任,調動地方各級政府的積極性。各地要把實現省級統籌,作為加快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推進。

 

  四是建立退休人員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職工工資、物價變動等情況,考慮基金承受能力,適時調整和提高養老金水平,建立起一個公式和參照指數,自動生成科學合理的調整標準。還要統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調整工作,使兩者養老金水平差距保持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

 

  (三) 強化政府社會保障責任。社會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職責,除了加強制度建設外,還體現在資金投入、基金監管、管理服務等方面。

 

  一是加大財政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社會保障制度是由國家財政承擔最后責任的一種制度安排,各級財政增加社會保障支出是建立公共財政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各級政府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不斷提高政府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支出所占的比重。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二是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社會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養命錢,是高壓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規使用,更不準擠占挪用。近幾年,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基金安全程度逐步提高,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仍然有一些地方沒有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定,管理運作不規范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甚至擠占挪用基金。要切實做到嚴格落實責任,完善監管制度,健全制約機制,確保基金安全。要抓緊制定基金管理、監督方面的法規政策,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報告制度,發揮行政監督、專門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在社會保險基金中,對于已經做實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能否做到保值增值,關系到未來的支付能力。要在科學評估、避免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保值增值。

 

  三是繼續推進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社會化步伐。隨著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的擴大和管理服務對象的增多,經辦和管理服務的任務越來越重。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糾正重制度輕落實、重政策輕管理、重資金輕服務的問題,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一方面要抓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金保工程”,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好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為社會保障對象提供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抓社會保障經辦能力建設。核心是推進社會保障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對社會保障對象“記錄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優化業務流程,規范服務標準,改善管理服務手段,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四) 加強社會保障戰略問題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的理論研究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但是和客觀現實的需要相比處于很不適應的狀態。這就導致社會保障規劃和制度設計缺乏系統性,政策缺乏銜接,責任不夠清晰,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難以取得共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要在認真分析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條件和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加強社會保障宏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對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進行總體設計和系統規劃,明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戰略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主要任務和保障條件,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推動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和機制創新。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主講老師
課時
學費
論壇
報名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伊強 30 ¥300
    申論網絡輔導 陳亞菲 30 ¥200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張玲莉 10 ¥200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優惠方案:A套餐:報行測+申論+面試指導原價700元,現五折優惠價350元;
B套餐:報行測+申論原價500元,現六折優惠價為300元;
公務員報單科七折優惠!

熱門資料下載:
公務員版塊列表:
公務員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課程咨詢電話:010-51260174
國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考試時間:2010年11月。
                       MORE>>
  公務員考試科目輔導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精品z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