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房地產經紀人相關知識模擬試題(41)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2-15 11:40:23
21.一般來說,供給不變,當需求增加時,將引起( )。
答案( )
A.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上升
B.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下降
C.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上升
D.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下降
22.2000年至2003年,某城鎮新建住宅面積的年環比增長速度依次為6.83%.7.56%.25.41%.18.97%。若以1999年為基期,則2003年的定基發展速度為( )。
答案( )
A.114.7%
B.118.97%
C.158.8%
D.171.4%
23.房地產市場組成要素至少包括( )。
答案( )
A.賣方.買方.房地產市場競爭
B.賣方.買方.房地產經紀
C.賣方.買方.供交易的房地產
D.賣方.房地產經紀人.市場營銷
24.城市的( )是確定城市性質的依據。
答案( )
A.人口規模
B.行政級別
C.用地規模
D.主要職能
25.下列屬于時點指標的是( )。
答案( )
A.商品房竣工面積
B.商品房銷售面積
C.年末房屋建筑面積
D.商品房投資額
26.報告期末仍未竣工交付使用,但已經簽訂預售合同的正在建設的商品房面積稱為( )。
答案( )
A.商品房可預售面積
B.商品房預售面積
C.商品房出租面積
D.商品房空置面積
27.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通常是由( )組成的。
答案( )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
B.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C.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D.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
28.以2003年1季度為基期,將某地區不同時間上房地產的銷售價格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和計算,得到2004年第1.2季度房屋銷售定基價格指數分別為107.7%.110.18%。這類指標為( )。
答案( )
A.比較相對指標
B.比例相對指標
C.結構相對指標
D.動態相對指標
29.在期房與現房同品質等情況下,期房價格與現房價格相比,( )。
答案( )
A.期房價格等于現房價格
B.期房價格高于現房價格
C.期房價格低于現房價格
D.期房價格與現房價格不可比
30.房屋用地調查與測繪是以( )為單元分戶進行的。
答案( )
A.幢
B.戶
C.丘
D.幅
答案( )
A.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上升
B.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下降
C.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上升
D.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下降
22.2000年至2003年,某城鎮新建住宅面積的年環比增長速度依次為6.83%.7.56%.25.41%.18.97%。若以1999年為基期,則2003年的定基發展速度為( )。
答案( )
A.114.7%
B.118.97%
C.158.8%
D.171.4%
23.房地產市場組成要素至少包括( )。
答案( )
A.賣方.買方.房地產市場競爭
B.賣方.買方.房地產經紀
C.賣方.買方.供交易的房地產
D.賣方.房地產經紀人.市場營銷
24.城市的( )是確定城市性質的依據。
答案( )
A.人口規模
B.行政級別
C.用地規模
D.主要職能
25.下列屬于時點指標的是( )。
答案( )
A.商品房竣工面積
B.商品房銷售面積
C.年末房屋建筑面積
D.商品房投資額
26.報告期末仍未竣工交付使用,但已經簽訂預售合同的正在建設的商品房面積稱為( )。
答案( )
A.商品房可預售面積
B.商品房預售面積
C.商品房出租面積
D.商品房空置面積
27.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通常是由( )組成的。
答案( )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
B.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C.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D.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
28.以2003年1季度為基期,將某地區不同時間上房地產的銷售價格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和計算,得到2004年第1.2季度房屋銷售定基價格指數分別為107.7%.110.18%。這類指標為( )。
答案( )
A.比較相對指標
B.比例相對指標
C.結構相對指標
D.動態相對指標
29.在期房與現房同品質等情況下,期房價格與現房價格相比,( )。
答案( )
A.期房價格等于現房價格
B.期房價格高于現房價格
C.期房價格低于現房價格
D.期房價格與現房價格不可比
30.房屋用地調查與測繪是以( )為單元分戶進行的。
答案( )
A.幢
B.戶
C.丘
D.幅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