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經濟增長,應當而且必須更加著眼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只有讓人民群眾不斷共享發展成果,經濟增長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穩定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對各級黨委政府而言,這既是一項迫切的經濟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責任;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這既是宗旨信念、大局意識的要求,也是領導水平、執政能力的體現。 保民生,根本是確保廣大群眾廣泛就業。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刺激經濟增長與有效增加就業崗位結合起來,把政府擴大就業與支持群眾自主創業結合起來,千方百計提供更多的“飯碗”,讓群眾就業有門、創業有路,生活有來源、致富有奔頭。當前尤其要解決好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 保民生,基礎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盡快出臺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健全城鄉社會救助制度。要盡最大努力,編織起社會保障“安全網”,讓人人生活有基本保障、無后顧之憂、享穩順安康。 保民生,關鍵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應更加注重公平,把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更加合理地分配到群眾手中。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在農村還有1000多萬人口尚未脫貧,在城市還有相當數量的低收入群眾。這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基本國情。要努力做好“窮人經濟學”這篇大文章,不斷提高扶貧標準,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全體社會成員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民生保,則民心順;民心順,則天下安。安居樂業,是百姓心中之愿;祥和太平,是國家民族之福。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熱點時評:如何凸顯“倒逼”信息公開力量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擴大內需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