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問題 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分析駕馭材料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的位置。 二、資料 1.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城市668座,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數量超過1億噸,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此外歷年的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以上。目前已有200余座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垃圾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社會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運和處理。城市垃圾的處理,已受到國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10多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先后建成垃圾衛生填埋場,使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不斷提高,處理率已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11%上升到目前的58%。但是我國垃圾的處理水平,還是無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城市仍然面臨垃圾困擾的難題。 2.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堆肥和焚燒等,這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環境、垃圾成分、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由于城市垃圾成分復雜,并受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結構、自然條件及傳統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國外對城市垃圾的處理一般是隨國情不同而不同,往往一個國家中各地區也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很難有統一的模式,但最終都是以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為處理目標。從應用技術看,國外主要有填埋、焚燒、堆肥、綜合利用等方式,機構化程度較高,且形成系統成套設備。從國外的情況看,有以下趨勢:工業發達國家由于能源、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焚燒處理比例逐漸增多;填埋法作為垃圾的最終處置手段一直占有較大比例;農業型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以堆肥為主;其他一些新技術,如熱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術,正不斷取得進展。 3.2009年2月6日,上海蕰藻浜碼頭打下了第一根樁,這標志著國內首個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內河集裝化中轉轉運系統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記者從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上海環境集運有限公司獲悉,這項投資額近10億元的大型環境工程完成后,上海市區每年產生的數百萬噸生活垃圾將實現世界先進水平的密封式集裝化運輸。 據介紹,這項環境工程計劃于2009年年底完成項目建設,逐步實現垃圾裝運由散裝化到集裝化的過渡營運模式,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將實現全系統的集裝化營運模式。 目前,上海每年垃圾產生量在600萬噸以上,其中市區500多萬噸。目前仍按照傳統的生活垃圾運輸模式,上海市區大部分生活垃圾是由環衛車輛從居民區運輸至碼頭裝船,再采用散裝,水、陸聯運方式運到老港填埋場,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散裝作業工藝的缺陷,容易產生垃圾異味揮發,垃圾飛散、滴漏、回彈等現象,對周邊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據介紹,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內河集裝化中轉轉運系統的建成,上海的城市“垃圾管理”方式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從“散裝”運輸變為“密封式集裝箱”運輸。 這一亞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內河集裝化中轉轉運系統的設計規模為日均轉運生活垃圾6300噸,同時預留應急及其他垃圾700噸的轉運能力。該系統未來將把垃圾壓縮裝進專用密封式集裝箱,利用蕰藻浜、黃浦江等內河航道,經車、船運至老港垃圾填埋場,使垃圾運輸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大大降低。 4.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垃圾包圍城市已嚴重制約城市經濟的發展與人民健康安全。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上,各種資源正在不斷減少,但垃圾這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卻是唯一在增長的資源,城市垃圾被譽為“城市礦藏”。 許多國家已不再僅僅是停留在如何控制和消毀垃圾這一老問題上,而是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著手科學地處理、利用垃圾,將垃圾列為維持經濟持續發展的“第二資源”,向垃圾要資源、要能源、要效益。一些垃圾處理工廠近10年來在工業發達國家相繼建成,實踐證明了他們為合理地經濟地利用垃圾資源開辟了新途徑,開創了垃圾處理領域的新天地。 我國政府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從環境、經濟、社會三個方面構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做為基礎的環境尤其重要,對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充分利用已成為我們進行垃圾處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目前,我國城市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占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60個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口2.6億計算,如每人每天產生1千克垃圾,一年產生垃圾量就要近一億噸。 5.福州為徹底解決生活垃圾的困擾,投入上億元巨資,在距市中心17公里的紅廟嶺修建了占地145000多畝、總容量達2117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紅廟嶺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后,福州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100%,但是福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9%,這意味著全市生活垃圾總量每7年就會翻一番。這種幾何級增長速度,對城市垃圾處理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隨著垃圾總量每年增長,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大為縮短。據福州市環保局介紹,1995年,紅廟嶺填埋場1號庫區建成,當時預計可以使用20年,現在看來,它可能用不到10年;整個填埋場的設計壽命是50年,而根據目前垃圾年產生數量的增長速度,它很可能用不到30年。為了延長垃圾填埋場的壽命,人們開始把目光放到了削減垃圾排放總量、減緩垃圾增長速度上。據測算,每100噸毛菜就有20噸不能吃的菜根、爛葉等廢物。為了減少廚房垃圾產生數量,自1998年起,福州市開始實行凈菜進城,把不能食用的菜根、菜葉留在城外,用作農肥。這樣做減少了城市生活垃圾總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壓力。 6.目前,我國城市垃圾的處理主要采用填埋法,約占70%~80%;堆肥法,約10%~20%;焚燒法極少,僅占1%。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借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對污染控制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污染源。近幾年來,國內開始出現一批工藝比較先進,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便、比較適合國力水平的堆肥技術和生產線,已在廣州、常州、廈門等地得到應用。在北京,由德國政府援助,建立了一座日處理4000噸生活垃圾規模的現代化連續式機械化堆肥廠,起到示范作用,其總投資已超過1.7億元人民幣。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在我國原來幾乎空白。1988年,深圳市引進日本技術生產兩臺日處理150噸生活垃圾馬丁式焚燒爐,建成我國首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至今。隨后各地出現一些垃圾焚燒爐制造廠家,積極推廣應用。國產焚燒爐結構多數還不夠完善,焚燒溫度不高,過程穩定性差,自控程度低,廢氣凈化裝置效率不高,急需完善。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正在積極籌建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后將會形成我國垃圾處理填埋、堆肥、焚燒三分天下。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3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卷一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