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長蔡武近日稱,當前我國文化產業領域普遍呈“小、弱、散”狀況,大量呈現“為他人做嫁衣”的“紐扣現象”。他的擔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文化產業所處的尷尬局面。 聯合國貿發會議《2008世界經濟創意報告》提供的數字顯示,2005年,中國的文化產品出口量占全球市場總額的19%,中國已成長為文化產品最大的出口國。但如果聯系起當下版權貿易5∶1的赤字狀況,我國文化產業在全球的地位現狀是:復制能力強大,但原創能力不高。環顧市場,從電影電視制品到圖書報紙雜志,其數量之多,用鋪天蓋地來形容恐不為過。然而,在數量躍升的背后,質的飛躍尚有待時日。大量快餐式的文化產品卷起一陣陣熱潮,卻熱得急,涼得也快,真正給大眾留下長遠影響的精品力作難得一見。 一個民族的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的興盛。風云激蕩的改革時代,中西交匯的開放格局,急劇變化的社會生活,新舊思想的沖突碰撞,是文化創作最豐厚的土壤。照此說,今日中國,最應該產生震撼人心的鴻篇巨制。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常常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創造之苦,創新之累,似乎很少有人甘愿去受;更多的人熱衷于模仿、跟風或者干脆復制,只圖在熱門題材中借點光賺點錢;有人有創新之能,卻寂寞難耐,或抻長摻水,或拔苗助長,將才智消耗在制造浮躁的文化泡沫;還有人雖兼具創造之才、創新之志,卻苦于“冷坐十年功,抄襲一分鐘”,成果難得易失,費盡心血的作品難以得到有效保護…… 我們真的失去文化創造力了嗎?沒有人相信,更沒有人甘心如此。一個文化傳統深厚悠久的民族,豈會輕易失去創造的智慧?豈甘長久置身于“來料加工”、“貼牌出口”的尷尬境地?豈會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失去文化自信而埋藏文化自覺?但也不能不正視,我們身邊一些消極的因素,正束縛、抑制著文化創新,消損其活力,磨蝕其鋒銳。 文化創造力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獨立的思想、敏銳的洞察、崇高的責任和不泯的良知。惟有把握時代脈搏、感知人民冷暖、領悟生活真諦、超越個人得失,進而煥發創造激情,激活創新潛能,文化創造才有不竭的源泉。而在宏觀層面,則應革除對文化產品重量輕質、重快輕好、重使用輕保護的積弊,努力營造文化創新的良好環境和體制機制,鼓勵探索創新,激發文化創造應有的活力。 作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文化理應成為時代變革的先聲,社會進步的先導,民眾心智的明燈。面對人民大眾空前旺盛的文化需求,面對信息時代無比寬廣的文化舞臺,面對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和無所不在的市場競爭,中國的《戰爭與和平》在哪里?現代版的《紅樓夢》在哪里?在社會主義文化走向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我們當有此深深一問。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代征防洪費”的背后 |
|
閱讀下一篇:別讓環保部門“孤軍奮戰”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