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舉個例子,與大家就這份模擬試卷進行實戰演習。(向大家說明一下,由于在前邊我們已經例舉過申論范例,大家已經知道其構成了。所以在后面的內容中我們所舉的例子很多都是主體性引用而不是完整引用。) (1)2002年1月10日,上海的《社會科學報》第七版上刊登了署名為曉聲的文章,題目為《北大博導剽竊,叫人如何不失望》。此文指出:在×××于1998年出版的《想象的異邦》一書中,有近10萬字的內容,除了些個別的字詞、語氣語調、關鍵詞連接有所改動之外,與美國人類學家哈維蘭《當代人類學》(中譯本)幾乎一模一樣。 (2)《想象的異邦》第二篇與《當代人類學》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幾乎相同,甚至連結構段落順序也沒有改變,只是原書中的一些小標題被刪節了,×××在自己所出的《想象的異邦》一書的序言部分和參考文獻部分中沒有一次提到美國作者哈維蘭。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當代人類學》一書中譯本的翻譯者之一。 (3)博士生導師×××所撰寫的《想象的異邦》一書被指認"存在嚴重剽竊"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的一片嘩然。1月14日,南方某報刊全面報道了此事的來龍去脈。緊接著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同時北大方面傳出消息,對×××做出嚴肅的處理,撤銷其包括北大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北大人類學教研室主任在內的全部學術職務。 (4)×××,1962年生,廈門大學研究生,尚未畢業即考取中英文化交流獎學金赴倫敦大學留學,獲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倫敦城市大學、愛丁堡大學、北京大學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起任職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大中國學術城曾介紹他"長期以來致力于中國人類學研究,在社會文化人類學理論、區域研究、宗教人類學、漢學人類學等方面有專長。" ×××作為人類學的知名專家,亦因著作多而聞名于業內,據有人統計,他近幾年內一連出了十幾本書,且著作一直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5)署名曉聲的作者,真名為×××,是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級文藝理論專業博士生,當他發現了×××教授抄襲他人著作的行為后非常生氣,于是便寫了文章,只是想"打擊一下,借此事攻擊一下這個現象",并認為學術打假,重在體制。 (6)據《北京青年報》2002年1月8日報道:目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自成立紀檢監察審計監督聯合辦公室以來,首次向媒體公布了2001年度的"打假成果"。 (7)基金會的材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2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紀檢監察審計監督聯合會辦公室共收到舉報76件,其中,舉報內容涉及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10件、弄虛作假13件、專家評審不公20件,以同一內容重復申請2件、濫用科學基金經費7件,冒名申請4件,受資助單位及委內管理問題等20件。經調查組核實,對有關人員或單位提出報道批評或內部批評8件,取消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3件,追回科學基金資助經費2件。 對于這樣一篇較短的申論材料,內容不是太復雜,在概括時應當不時很難。現在我們先來概括第一句話,怎么概括呢?這是一則關于什么的案例呢?很明顯,這是一則關于學術打假的案例。那好,這就是第一句話總括句。現在我們來分述,首先使用環節分析法。第一環,是署名曉聲的文章揭發北大博導王明明文章嚴重抄襲。第二環,北京青年報報道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向社會公開學術打假成果。這份試卷只有這兩個環節。最后我們來概括道理句,揭示問題的實質。學術造假的實質是什么?這是最難的一步了。但萬變不離其中的是,任何一個問題都離不開觀念、體制、操作三個層面。由此,我們就按部就班地思考,首先,學術造假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喪失學術良知,違背學術真誠。那么,體制上的原因在于什么:學術體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檢查監管制度。最后,操作層面的問題是什么呢?學術造假風險少收益大,以至很多人敢于鋌而走險。 現在,我們將上面的話串起來,就是本題的答案: 個別知名博導嚴重抄襲他人科研成果被揭發,引起了全社會對此的高度關注,有關新聞媒體報道了國家科研管理機構批露的多項學術造假事件。它揭示了我們國家極少部分學者喪失學術良知,違背學術真誠的現狀,反映了我國學術體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檢查監管制度,對學術造假者打擊力度不夠,以致學術造假頻發。(郭五林著)(141字) 需要說明的,既然是要求概括,就不要在答案中再列舉具體人物、數字了,只需要用程度副詞或模糊詞語表述就行了。在概括時,經常使用"少數"、"個別"、"大量"、"嚴重"等詞語。換句話說,就是框架要明顯,內容要模糊。就好象房地產商修房子,外在架子要堅實,穩固,內里放什么都只是一個大概印象,不要太過具體,否則,就只能生產供極個別人使用的房子,而不能將其規模化、市場化。行政管理也一樣,如果公務員只注重個別案例,而不把握其形式及實質的共同性,那它就經常會陷入疲于奔命,忙于具體事務的處理中,導致整個政府管理效率低下。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劉海玲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公務員考試-“兩會”30個大熱點問題 |
|
閱讀下一篇:中國權威申論專家郭五林研制成功“申論萬能模式”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