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考試測試題第十二章教學設計

來源:發布時間:2009-02-16 14:27:52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是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學習內容。
A.知識 
B.應用 
C.評價目標 
D.綜合目標
2.認知領域中超越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的是( )。
A.知識 
B.領會 
C.應用 
D.分析
3.( )即對所學內容的價值在含義上予以抽象化,形成個人對同類內容的一致看法。
A.性格化 
B.價值概念化 
C.概念化心向 
D.組成價值系統
4.程序教學的創始者是( )。
A.斯金納 
B.普萊西 
C.加涅 
D.布魯納
5.領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 
B.學習浯動 
C.復雜記憶 
D.理解
6.有些課題主要包含高度有結構的知識和技能(如數學、物理、化學、計算、語法等),如果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盡快地掌握這種知識和技能,則宜于采用( )。
A.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策略 
B.師生互動策略 
C.以學生為中心的發現學 
D.合作學習策略

10.研究表明,學生座位的安排對于學生接受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
A.有影響 
B.沒有影響 
C.幾乎沒有影響 
D.有實質性影響
11.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就是( )。
A.教學程序 
B.教學過程 
C.教學事項 
D.教學方法
12.掌握學習是由( )提出的。
A.布魯納 
B.斯金納 
C.布盧姆 
D.艾里斯
13.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現新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 )。
A.講授法 
B.發現法 
C.掌握學習法 
D.頭腦風暴法
14.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學習動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現是厭學
B.要讓學生掌握上課記筆記的學習技巧,養成上課記筆記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令人信服地讓學生了解記筆記的作用,具體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筆記
C.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的學習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應該從小學起就全面指導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D.成績好的同學也會有厭學情緒
15.指導教學是以( )為中心,在教師指導下使用結構化的有序材料的課堂教學。
A.學生 
B.教師 
C.學習成績 
D.教材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可用哪些形式來表明對材料的領會( )。
A.轉換 
B.解釋 
C.推斷 
D.應用 
E.復述
2.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學事項 
B.教學方法 
C.教學情景 
D.教學媒體 
E.教學策略
3.CAI的優點體現在( )。
A.交互性 
B.即時反饋 
C.以生動形象呈現信息 
D.自定步調 
E.同步教學

7.學校中的教學媒體包括( )。
A.非投影視覺輔助 
B.投影視覺輔助 
C.聽覺輔助 
D.視聽輔助 
E.遠程輔助
8.布盧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 )。
A.認知 
B.情感 
C.動作技能 
D.技能
9.引起學生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師應如何來引導學生的注意?( )。
A.激發求知欲 
B.喚起先前經驗 
C.變化教學情境 
D.配合學生經驗
10.教師在學校教育中,常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
A.講解法 
B.演示法 
C.課堂問答 
D.練習

三、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的內容)
1.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________、________綜合和評價等六個層次。
2.分析指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并理解組織結構,包括對要素的分析、________的分析、________的分析。
3.價值體系個性化內分兩個水平________和________。
4.動作技能目標有知覺,模仿________準確,連貫和________。
5.教師的教學策略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________以及師生相互作用的設計等。
6.上課開始時,教師明確告訴學生________,將有助于引導學生的集中注意課中的重要信息對所教內容產生預期。
7.教師的教學策略可以分為以________的教學策略、以________的教學策略和個別化教學等。
8.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實質是________。
9.________從直接具體經驗到抽象經驗排列了“十一”種媒體,構成一個經驗錐形。

四、名詞解釋
1.教學目標 2.情境教學 3.發現教學 4.合作學習

五、簡答題
1.簡述教學目標的功能。
2.簡述個別化教學的基本環節。
3.發現教學經歷的四個教學階段。
4.合作學習在設計與實施上必須具備的五個特征。

六、論述題
1.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學事項。
2.布魯納對發現教學的教學設計提出的四項原則。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認知目標有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評價目標是最高水平認知學習的結果。
2.B[解析]領會指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B[解析]見大綱191頁。
4.B[解析]程序教學始創者是普萊西。
5.D[解析]根據大綱189頁對領會的闡述,選D。
6.A[解析]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策略速度最快。
7.B[解析]根據大綱202頁對情境教學的闡述,選B。
8.C[解析]領會是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推斷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9.C[解析]布盧姆等人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掌握。
10.A[解析]學生座位的安排會影響課堂教學和學習。

2.ABCD[解析]根據大綱對組織教學過程的描述,ABCD選項都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
3:ABCD[解析]CAI優于傳統教學,可以人機對話,即時反饋、生動形象、自定步調。
4.BCD[解析]見大綱193頁。
5.ABCDE[解析]情感目標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而分為五個等級。
6.ABCDE[解析]指導教學有六項活動,除ABCDE外還有每周或每月的復習。
7.ABCD[解析]見大綱197頁。
8.ABC[解析]布盧姆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
9.ACD[解析]引起學生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師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注意。①激發求知欲,即由教師提出問題。②變化教學情境,即通過教學媒體。③配合學生經驗,即從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人手,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然后轉到所教主題之上。
10.ABCD[解析]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常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學方法:講解法、演示法、課堂問答、練習、指導法、討論法、實驗法、游戲、參觀法。
三、填空題.
1.應用、分析 2.關系、組織原理 3.概念化心向、性格化 4.操作、習慣化 5.教學環境的設置6.學習目標 7.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 8.內在的心理變化 9.戴爾 10.可觀察、可測量 11.領域、功能 12.教與學 13.物理環境、社會環境 14.有效達到 15.眼神和表情、根據學生的課堂作業來檢查全班學生的理解狀況
四、名詞解釋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2.情境教學: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3.發現教學: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上課開始時,教師明確告訴學生學習目標,將有助于引導學生的集中注意課中的重要信息,對所教內容產生預期。
2.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個別化教學大致包括這樣幾個環節: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②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③引入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④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3.(1)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矛盾。提出要求解決和必須解決的問題;
(2)促使學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問題,提出解答的假設;
(3)從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自己的假設;
(4.)根據實驗獲得的一些材料或結果,在仔細評價基礎上引出結論。
4.(1)分工合作。指以責任分擔的方式達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將工作中應在不同時間完成的各種項目分配給各個人。
(3)各自盡力。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取代為了獲得承認和評級而進行的競爭。成員必須各盡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沒有失敗者。
(4)社會互動。合作學習成效取決于團體成員之間互動作用。
(5)團體歷程。該歷程中的活動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監督、如何處理困難、如何維持團體中成員間的關系等。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引起學生注意。具體可采用三種方式:①激發求知欲②變化教學情境③配合學生經驗。
(2)提示教學目標。要注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
(3)喚起先前經驗。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及時輔導。
(4)呈現教學內容。注意要根據實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5)提供學習指導。①當學生對人名、地名等事實性的問題不能理解時,教師可以給以直接指導,將正確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事實性的問題不能依靠知識經驗和思維加以推理。
②對于與學生經驗有關的邏輯性問題,可以提供間接指導,即給學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勵學生自己進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③在進行間接方式指導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對能力強個性獨立的學生,給以較少指導;對于能力較弱個性依賴的學生給以較多指導,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
(6)展現學習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生眼神和表情、說答案、檢查課堂作業的方式判斷學生是否產生學習。
(7)適時給予反饋。
(8)評定學習結果。
(9)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2.[答案要點]:
(1)教師要把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向學生解釋清楚。
(2)要配合學生的經驗組織教材。
(3)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安排教材難度與邏輯順序。
(4)確保材料難度適中,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材料太容易,學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難,學生容易產生失敗感。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激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