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銷員《外貿綜合業務》備考題一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6-26 10:38:18
四、論述題:
1答: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各國重要的宏觀經濟分析工具。對編表國來說,可以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其國際收入的來源和國際支出的去向,掌握本國國際收支的運動規律,制定對策,使國際收支狀況朝著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變化。對非編表國來說,也可以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了解各國經濟實力,預測編表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貨幣匯率和對外經濟政策的動向,有助于了解和預測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的發展趨勢,以便本國制定正確的對外經濟政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種: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其中動態分析和比較分析都是以靜態分析為基礎的。
2、答:國際收支與國民收入有如下關系:
①.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恒等式
在封閉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支出法)恒等式:
Y=C+I+G
其中,Y——國民收入,
C——私人消費,
I——私人投資,
G——政府支出。
在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或Y=C+I+G+TB
其中,X——出口,
M——進口,
TB——凈出口(即貿易賬戶差額)。
上式表明,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由“國內總支出”和“凈出口”兩部分構成,凈出口即BOP中的“貿易賬戶差額”。
②.開放經濟下的GDP和GNP,以及國民收入與國際收支的關系
GDP和GNP的差額:凈要素收入(NFP,包括工人的凈報酬、投資者的凈收入等),即:
NEP=GNP-GDP或GNP=GDP+NFP
考慮要素的國際移動,國民收入(GNP)除包括“國內總支出”(C+I+G)和“凈出口”(X-M)后,還包括“凈要素收入”(NFP),即:
Y=(C+I+G)+(X-M)+NFP
其中,(X-M)+NFP基本上就是BOP中經常賬戶(CA)的內容。
在一些理論中,(C+I+G)被稱為“國內總吸收”(A),于是有:
Y=A+CA,或Y—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