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筆下的本草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食療本草》原書已佚。其帙文散見于《證類本草》、《醫心方》等書。清·光緒三十三年,英人斯坦因在莫高窟發現五代人手抄本《食療本草》殘卷,上有石榴、芋等26種食藥詞條,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1930年,日本人中尾萬三考察校訂了該書,并寫出《食療本草考察》一文。

現存《食療本草》分兩編三卷,收錄260種食藥,歸并了同類條文,更正疑誤,收錄許多唐初本草書未載的食藥,闡明了許多獨到而精辟的學術觀點,更體現了食藥同源的思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波斯后裔詞人的《海藥本草》

李珣,字德潤。晚唐四川樺州人(今四川三臺)。妹舜弦,為前蜀王衍昭儀,珣曾以秀才預賓貢。傳為波斯香藥商人李蘇沙的后裔,隋末隨唐僖宗來華,以唐代國姓改李。

李珣,在文學上有一定造詣,愛醫藥,好詩章,著有《瓊瑤集》,為“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據《國史經籍志》載,李珣晚年隱居嶺南,并游歷江蘇、浙江等地,對一些海舶運載而來的國外藥品多所接觸,且家庭常年從事香藥貿易,對海藥的性味、功用有較多的了解。于是,他以《新修本草》為體例,參考書籍40余種,撰寫了《海藥本草》六卷,收載藥物124種。書中所記載的絕大多數是從海外傳入,或從海外移植至中國南方的藥物,如:海桐皮、天竺桂、沒藥等,為他書所未載。在已知記錄產地的藥物中,產于南海的32種,嶺南20種,廣南10種,波斯15種,大秦5種,西海5種。李珣對這些藥物的產國、產地、藥物形態、性味、功用、采集炮制以及鑒別真偽的方法,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海藥本草》成書于唐末五代間,在南宋末年已亡佚。但所述的藥物,散見于《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范行準氏自上述書中進行輯錄,輯成《海藥本草》五冊,共輯藥物124種,其中有李珣所增藥品16種:車渠、金線礬、波斯白礬、瓶香、宜男草、藤黃、師草子、莎木面、反魂香、海紅豆、落雁木、奴會術、無名木、海蠶、郎君子等。

《海藥本草》,不僅補遺了不少以前本草書所未載的新藥,而且對以前本草記述的部分藥物,作了補充或厘正錯誤。同時大量收載了香藥品種50多種,對國外輸入的藥物和補遺中國本草學方面,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