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業務知識備考輔導:人口與就業統計(五)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2-04-12 15:24:30
3. 人口經濟構成統計
人口經濟構成是從人口的不同經濟狀況來觀察其構成的,一般通過人口的經濟地域構成和人口經濟地位構成來加以反映。
人口城鎮(鄉村)構成=城鎮(鄉村)人口數/人口總數×100%
人口密度指標可以反映不同地域上人口居住密集程度。
人口密度=某地區人口數/該地區土地面積
人口經濟地位構成:是指人口按各種經濟地位標志分組而形成的構成。
常用人口的經濟地位分組包括人口的經濟收入水平、資產擁有量、是否參加社會保障等。
最常用的是按人均年收入將人口區分為貧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中等收入人口、高收入人口等。
(三) 人口變動統計及分析
人口的數量和構成是經常變化的,變化的原因一為自然變動,另一為機械變動。
1. 人口自然變動統計
人口自然變動包含出生和死亡兩個方面。常用的統計指標如下:
(1) 出生人口數,是指在當期內出生的出生后具有生命現象的活產嬰兒總數。
(2) 死亡人口數,是指當期內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口總數。
(3) 人口出生率,亦稱粗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數,一般用千分數表示。
計算公式: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口數/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
(4) 人口死亡率,亦稱粗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平均每千人中死亡的人口數,用千分數表示。
計算公式: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口數/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
(5) 人口自然增長量,是指一時期因出生、死亡原因而導致人口自然增加的人數,表現為出生人口數減去死亡人口數后的凈結果。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量=年出生人口數—年死亡人口數
(6)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以一時期自然增加人口與同期平均人口總數計算的比率,反映平均每千人基礎上人口自然增加的強度。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當年人口自然增長量/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