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話考試例文:筷子文化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3-17 11:08:03
筷子文化
筷子,漢代稱“箸”,“箸”與“住”同音,船家認為此音于行船不吉,故反其意稱為“筷”。筷子文化
有關筷子的軼聞很多,如西漢張良借箸輔佐劉邦策劃戰局,唐韓凝禮以箸預卜玄宗李隆基進京平亂之兇吉,三國劉備從容俯首拾箸蒙騙曹操,等等。唐時有則“賜箸表直”的故事,說的是唐明皇李隆基為表彰宰相守法持正、刑賞無私、敢于犯顏直諫的品德,特賜一雙金箸,并向眾人臣說:“我不是要賜給宰相金子,而是表彰他辦事像筷子一樣耿直剛正的品德。”筷子文化
筷子還被人當作第十九般兵器,有人曾制作鐵筷插在腰間作為武器,遇敵時拔筷決斗。漢代猛將巨無霸嫌竹筷輕,為顯示其力大無比,專門著人打制了一雙重達兩三斤的鐵筷。還有人發明了筷子功,手持鐵筷在空中能夾住飛舞的蚊子,而一毫不曾損傷。筷子文化 。
筷子的種類很多,古時有竹筷、木筷、骨筷、銅筷、鐵筷、金筷、銀筷、象牙筷、玉筷、犀牛筷等。現今著名的筷子有:成都望江樓的烙花筷,四川武侯祠的獅頭竹筷,河南中岳廟的楠木筷,武漢黃鶴樓的貼花筷,湘南陽明山的通氣筷,杭州西湖的天竺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