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南省小學心理學命題預測題及解析(49)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01 16:39:56
1.認知同化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納
B.桑代克
C.奧蘇伯爾
D.羅杰斯
2.西方教育心理學的特色之一是重視理論尤其是重視探討( )。
A.道德性發展理論
B.學習理論
C.課堂群體心理理論
D.教師心理
3.學習漢語拼音后學習英語的48個音標發音最初受到的干擾是(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縱向遷移
D.橫向遷移
4.聯結學習理論認為,聯結的建立是一個不斷( )的過程。
A.條件反射
B.刺激
C.試誤
D.頓悟
5.由先前影響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識到的一種傾向性或心理準備狀態叫( )。
A.潛意識
B.前意識
C.心理定勢
D.潛伏學習
答案解析:
1.C【解析】略。
2.B【解析】略。
3.B【解析】負遷移是指一種經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和阻礙作用。正遷移指一種經驗的獲得對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層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種學習間的相互影響,也可以說是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與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層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學習間的相互影響,即難度和復雜程度大致屬同一水平的學習之間的遷移。
4.C【解析】聯結的建立是一個盲目嘗試并不斷減少錯誤的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隨著錯誤反應的逐漸減少和正確反應的逐漸增加,而最終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結。后人也稱這種理論為嘗試錯誤論,簡稱“試誤論”。
5.C【解析】心理定勢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是由先前學習引起的對后繼學習活動能產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心理定勢對學習遷移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動的穩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也有消極的一面,它妨礙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發展,使心理活動表現出惰性,顯得呆板,而不利于適應環境,有礙于解題的速度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