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監理師三控輔導:項目評價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1-12-05
第四節 項目評價
項目評價即對推薦的方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財務評價、國民經濟評價、社會評價和風險分析,以判斷項目的環境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和抗風險能力。
環境影響評價(了解)
建設工程一般會引起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變化,對環境狀況、環境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研究確定場址方案和技術方案中,調查研究環境條件、識別和分析擬建項目影響環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護環境的措施、比選和優化環境保護方案。
1.環境評價的基本要求 (1)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功能規劃的要求;
(2)堅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達標排放的要求;
(3)堅持“三同時”原則,即環境治理設施應與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4)力求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力求環境保護治理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
(5)注重資源綜合利用。
2.環境條件調查
主要調查: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和特殊環境。
3.影響環境因素分析
主要分析:污染環境因素分析、破壞環境因素分析。
4.環境保護措施
主要是研究治理方案及其比選,比較、評價治理方案的主要內容有:技術水平對比、治理效果對比、管理及監測方式對比、環境效益對比等。
治理方案經比選后,提出推薦方案,并編制環境保護治理設施和設備表。
項目財務評價
1.項目財務評價的內容
(1)盈利能力分析。通過靜態或動態評價指標計算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2)償債能力分析。分析測算項目償還貨款的能力。
(3)不確定性分析。分析項目在計算期內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對項目產生的影響和影響程度。
2.財務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與判別準則(掌握)
(1)靜態評價指標的計算分析
①總投資收益率
總投資收益率是指項目達到沒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對于生產期內各年的息稅前利潤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應用年平均息稅前利潤代替年息稅前利潤)與項目總投資(此處項目總投資為建設投資與全部流動資金之和)的比率,它是考察項目盈利能力的靜態指標。投資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總投資收益率=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平均息稅前利潤÷總投資×100% (12.12)
判別準則:將總投資收益率與同行業總投資收益率對比,以判別項目單位投資盈利能力是否達到本行業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