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級統計師統計法基礎知識試題及解析第七章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1-11-25 17:56:41

第七章 統計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

  一、單項選擇題(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虛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具有報送統計資料義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統計法和(  )的規定,高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
  A.統計制度
  B.統計方法
  C.統計標準
  D.法規性文件
  【答案】A
  2.虛報統計資料區別于瞞報統計資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以少報多
  B.以多報少
  C.憑空捏造
  D.故意多報
  【答案】A
  3.統計違法行為瞞報統計資料的特點之一表現為在主觀方面必須(  )。
  A.故意
  B.過失
  C.有過錯
  D.惡意
  【答案】C
  【解析】瞞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低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這種統計違法行為具有三個特點:①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違反了統計法律和統計制度的規定;②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有過錯,包括主觀上的故意和過失兩種過錯形式;③行為人在客觀上有低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
  4.某企業的統計員王某因計算錯誤,致使上報的單位年產值情況的統計數據發生了多報現象。這種行為屬于(  )。
  A.虛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B.一般工作失誤,不構成統計違法
  C.瞞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D.統計誤差
  【答案】A
  【解析】虛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具有報送統計資料義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統計法律和統計制度的規定,高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統計員張某因計算錯誤,致使上報的統計數據發生了多報現象。其行為屬于虛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5.某鄉實有養殖業7種,年實際收入的總值為70萬元,但該鄉在報送統計資料時,為增加自己的業績,故意多編造了2種養殖業,并在其名下合計上報總收入15萬元,致使該鄉的養殖業收入總值的統計數據發生了多報現象。該鄉的行為屬于(  )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A.虛報
  B.瞞報
  C.偽造
  D.編造
  【答案】C
  【解析】偽造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沒有任何客觀事實根據,主觀地編造虛假統計數據或者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偽造統計資料的行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憑空捏造,無中生有。題中該鄉的行為屬于偽造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6.某縣領導在審核本縣統計員匯總的工業產值統計報告后,覺得產值太低,便親自動手改動了全縣工業產值的統計報表,并要求其按照改動后的數字上報。此領導的行為屬于(  )。
  A.偽造統計資料的行為
  B.篡改統計資料的行為
  C.依法行使職權的行為
  D.統計監督行為
  【答案】B
  【解析】篡改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利用某種職務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題中這位領導的行為屬于篡改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7.某縣統計局人口統計科電話催要報表時,因與縣計生委統計員陳某發生口角,陳某遂表示不給縣統計局報送報表。報表期滿后,縣計生委也未向統計局報送人口統計報表。縣計生委的行為(  )。
  A.不構成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B.屬于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C.可以按拒報統計資料論處
  D.屬于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答案】B
  【解析】拒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義務的行為。本題中,縣計生委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的義務并拒絕報送統計資料,因此屬于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8.某縣長認為縣統計局提供的本年度勞動工資的數據來源有錯誤,便自行修改該勞動工資的統計數據。該縣長的行為屬于(  )。
  A.合法行為
  B.違法行為
  C.干涉正常統計工作的行為
  D.履行職權的行為
  【答案】B
  【解析】篡改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利用某種職務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某縣長認為縣統計局提供的本年度勞動工資的數據來源有錯誤,便自行修改該勞動工資的統計數據,該縣長的行為屬于篡改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9.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低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
  為,屬于(  )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A.虛報
  B.瞞報
  C.篡改
  D.遲報
  【答案】B
  【解析】瞞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低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A項,虛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具有報送統計資料義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統計法律和統計制度的規定,高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C項,篡改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利用某種職務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D項,遲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超過法定的報送統計資料的期限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
  10.在統法執法實踐中,對被檢查單位的領導人及有關責任人員不按期據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的行為視為(  )
  A.篡改統計資料的行為
  B.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C.偽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D.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答案】D
  【解析】在實踐中,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主要包括:①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的義務并拒絕報送統計資料的;②被檢查單位的領導人及有關責任人員不按期據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的;③經《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催報,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內報送統計資料的;④拒不參加年報會議,也不領取統計報表的。
  11.某企業統計員趙某,因未按廠長的意圖上報統計資料,被廠長調到工廠車間做一線工作,該廠長的行為屬于(  )。
  A.行使自主經營權的合法行為
  B.侵犯統計人員獨立行使《統計法》規定的職權行為
  C.打擊報復行為
  D.不重視統計工作的行為
  【答案】C
  【解析】打擊報復統計人員的行為,主要是指領導人濫用職權,對拒絕、抵制篡改統計資料或者對拒絕、抵制編造虛假數據行為的統計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人身傷害的行為。在統計工作實踐中,地方、部門、單位的領導人對統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主要有:①故意進行人身傷害的;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侵犯統計人員的合法權益的;③侮辱、誹謗統計人員的。題中,該廠長的行為屬于打擊報復的統計違法行為。
  12.某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報送統計資料,經《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催報,在催報單規定的限定期限內履行了報送統計資料的義務,且該企業一年內這種行為發生三次,但上一年沒有該行為發生,則該企業的行為屬于(  )統計資料的行為。
  A.遲報
  B.屢次拒報
  C.拒報
  D.屢次遲報
  【答案】D
  【解析】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是指在上一年度已有遲報記錄、當年又遲報兩次或者上一年雖無遲報記錄、當年遲報三次的行為。不論所發生的遲報行為是連續的還是間斷的均構成屢次遲報。該企業的行為屬于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13.某市調隊在住戶調查過程中,未經住戶同意,由于發生過失在某報紙上公布了該住戶的家庭收入情況,該行為屬于(  )。
  A.合法行為
  B.統計違法行為
  C.依法履行職務行為
  D.泄露行為
  【答案】B
  【解析】最新修訂的《統計法》第九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第二十五條規定:“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統計以外的目的。”
  14.偽造統計資料的行為區別于篡改統計資料行為的主要特征是(  )。
  A.無根據地憑空捏造
  B.主觀上故意
  C.加碼多報
  D.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
  【答案】A
  【解析】偽造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沒有任何客觀事實根據,主觀地編造虛假統計數據或者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偽造統計資料的行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憑空捏造,無中生有。
  15.利用統計調查竊取國家秘密的行為,侵犯的客體是(  )。
  A.國家主權
  B.社會公共利益
  C.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D.公民的合法利益
  【答案】C
  【解析】利用統計調查竊取國家秘密,是指統計調查者違反國家保密法規和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以統計調查的名義竊取、刺探或者非法提供國家秘密,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破壞的行為。這種行為,其表現形式是利用統計調查,其行為的目的是竊取國家秘密,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安全和利益,其本質是竊取國家秘密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16.根據《涉外社會調查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調查活動屬于經營性并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相當于其違法所得一至三倍但不超過(  )萬元的罰款。
  A.1
  B.2
  C.3
  D.4
  【答案】C
  17.根據《統計法》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數據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  )。
  A.警告
  B.通報
  C.行政處罰
  D.責令改正
  【答案】B
  18.根據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統計法律責任一般可以分為三種處理方式,分別是(  )。
  A.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行政處分、行政責任
  C.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民事責任
  D.刑事責任、行政處罰、暫停營業或吊銷營業執照
  【答案】A
  【解析】由于統計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統計違法者所承擔的統計法律責任也不同。根據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統計法律責任一般可以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統計行政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統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兩種形式。
  19.當事人對其所受的行政處分不服的,只能通過(  )來解決。
  A.行政訴訟
  B.統計行政復議
  C.申訴程序
  D.向有關部門控告
  【答案】C
  【解析】統計法律責任中行政處分與統計行政處罰的屬性不同。行政處分屬內部行政行為,當事人既不能要求復議,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只能通過申訴程序解決。而統計行政處罰則屬外部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通過統計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來解決。
  20.堅持統計行政處罰公正、公開原則,除要求執法者必須對受處罰者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聽證制度、辦案公開制度等相關制度外,最重要、最關鍵的在于要求執法者(  )。
  A.對受處罰者公平對待,一視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聽證制度
  C.辦案公開制度
  D.正確行使統計行政自由裁量權
  【答案】D
  【解析】要堅持統計行政處罰公正、公開原則,除要求執法者必須對受處罰者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聽證制度、辦案公開制度等相關制度外,最重要、最關鍵的是正確行使統計行政自由裁量權。
  21.根據最新修訂的《統計法》,個體工商戶若提供了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  )萬元以下的罰款。
  A.10
  B.5
  C.3
  D.1
  【答案】D
  22.最新修訂的《統計法》明確規定,個體工商戶遲報統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  )罰款。
  A.1千元以下
  B.2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
  C.1萬元以下
  D.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
  【答案】A
  23.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是(  )。
  A.國家工作人員
  B.全體公民
  C.企事業組織
  D.企事業組織的工作人員
  【答案】A
  【解析】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中屬于國家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
  24.對知悉國家秘密的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故意或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應依
  法(  )。
  A.給予行政處分
  B.給予統計行政處罰
  C.追究刑事責任
  D.給予通報批評
  【答案】C
  【解析】知悉國家秘密的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或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故意或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25.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屬于(  )。
  A.行政處分
  B.行政處罰
  C.刑事處罰
  D.民事處罰
  【答案】B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共有7種: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6.對于利用統計調查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進行欺詐活動的,依法追究(  )。
  A.司法責任
  B.民事責任
  C.刑事責任
  D.法律責任
  【答案】D
  27.根據《統計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統計檢查的,對于情節嚴重的,可處(  )的罰款。
  A.1萬元以下
  B.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C.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D.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
  【答案】D
  28.(  )屬于《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處罰范疇。
  A.責令改正
  B.記過
  C.拘役
  D.沒收違法所得
  【答案】D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共有7種: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9.根據最新修訂的《統計法》的規定,某企業拒絕提供統計資料或者經催報后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由(  )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予以通報,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A.國家統計局
  B.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D.統計法制機構
  【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以下每小題至少有兩項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按照《統計法》的規定,下列行為中,應依法追究行為人統計法律責任的有(  )。
  A.虛報、瞞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B.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行為
  C.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D.拒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E.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
  【答案】ABDE
  【解析】C項,遲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超過法定的報送統計資料的期限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雖然報送了統計資料,但沒有在法定的報送統計資料的期限內報送,從而影響了統計數據的及時陛。按照《統計法》的規定,只有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行為才能依法追究行為人的統計法律責任。
  2.在實踐中,下列行為中,屬拒報統計資料行為的有(  )。
  A.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的義務且拒絕報送統計資料
  B.拒不參加年報會議,也不領取統計報表的
  C.不按期據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
  D.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報送了統計資料
  E.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仍未報送統計資料
  【答案】ABCE
  【解析】D項,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報送了統計資料構成遲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3.在統計工作實踐中,地方、部門、單位的領導人對統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主要包括(  )。
  A.故意進行人身傷害的
  B.對統計人員提供的統計報表拒不簽署的
  C.侮辱、誹謗統計人員的
  D.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
  E.濫用職權、假公濟私、侵犯統計人員合法權益的
  【答案】ACE
  【解析】D項構成篡改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4.下列行為中,屬于統計違法行為的有(  )。
  A.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數據
  B.偽造、篡改統計資料
  C.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造成統計資料毀損、滅失
  D.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
  E.非法提供、泄露在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資料
  【答案】ABCDE
  5.我國現行的統計法律規范對統計違法行為的規定中,構成統計違法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A.統計違法行為是違反統計法律規定的行為
  B.統計違法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
  C.統計違法行為是行為人有過錯的行為
  D.統計違法行為的主體對是否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沒有要求
  E.統計違法行為的主體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或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答案】ABCE
  【解析】我國現行的統計法律規范對統計違法行為的規定中,構成統計違法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是:①統計違法行為是違反統計法律規定的行為,其中包括積極的作為或消極的不作為;②統計違法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③統計違法行為是行為人有過錯的行為;④統計違法行為的主體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或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6.根據《統計法》規定,個體工商戶有下列(  )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A.遲報統計資料
  B.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的
  C.拒絕答復或者不如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的
  D.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統計檢查的
  E.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或者拒絕提供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臺賬、統計調查表及
  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的
  【答案】BCDE
  【解析】A項,個體工商戶遲報統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1千元以下的罰款。只有當“拒絕提供統計資料或者經催報后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時,可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7.統計法律責任中行政處分的特征是(  )。
  A.一般以上下級的隸屬關系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權限和隸屬關系為前提的
  C.只能通過統計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來解決
  D.監察機關對國家各類公務員的違法行為,不可以直接給予撤職以下的行政處分
  E.只能針對有統計違法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
  【答案】AE
  【解析】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對本機關違法的工作人員,或行政監察機關對行政系統的機關內部的工作人員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處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中屬于國家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②行政處分的適用,一般以上下級的隸屬關系為前提。但是,行政處分的適用,也有法律規定的例外情況。根據《行政監察條例》的規定,監察機關對國家各類公務員的違法或失職行為,可以直接給予撤職以下的行政處分。即這種行政處分權不是以干部管理權限和隸屬關系為前提的。
  8.統計行政處罰作為一種具體的統計行政行為,其特點是(  )。
  A.實施統計行政處罰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統計行政機關
  B.統計行政處罰屬于行政處分的范疇
  C.被處罰的行為是違反統計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
  D.統計行政處罰屬于行政制裁范疇,只適用于統計行政違法
  E.被處罰的行為是一種統計行政違法行為,部分行為構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項,統計行政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統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兩種形式。統計行政處罰,是指各級統計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統計法律規范的行為給予的處罰。它是統計法律責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對本機關違法的工作人員,或行政監察機關對行政系統的機關內部的工作人員施行的制裁措施。統計行政處罰并不屬于行政處分的范疇。E項,被處罰的行為只是一般統計行政違法行為。也就是說這些行為都是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9.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相關證明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  )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A.原始記錄
  B.憑證
  C.統計臺賬
  D.統計調查表
  E.會計資料
  【答案】ABCDE
  10.統計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是兩種不同的行政行為,在統計法律責任形式中也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責任。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
  A.主體不同
  B.對象不同
  C.屬性不同
  D.針對的統計違法行為不同
  E.行政處罰的范圍要比行政處分廣
  【答案】ABCD
  11.根據《統計法》和《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統計行政處罰的原則主要有(  )。
  A.統計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B.公正的原則
  C.公開的原則
  D.公平的原則
  E.“過罰相當”的原則
  【答案】ABCE
  【解析】統計行政處罰的原則主要有:統計行政處罰法定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統計行政處罰與統計違法行為相適應的原則,即“過罰相當”的原則。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所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指(  )。
  A.國家機關
  B.國家統計局
  C.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機構
  D.監督檢查機關
  E.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答案】BCE
  13.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處罰的有(  )。
  A.拘役
  B.罰款
  C.責令改正
  D.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E.行政拘留
  【答案】BDE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共有7種: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A項屬于刑事處罰。
  14.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在組織實施統計調查活動中有下列(  )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上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通報;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A.未經批準擅自組織實施統計調查的’
  B.未經批準擅自變更統計調查制度內容的
  C.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
  D.要求統計調查對象或者其他機構、人員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的
  E.未按照統計調查制度的規定報送有關資料
  【答案】ABCDE
  15.統計法律責任的種類主要有(  )。
  A.行政處分
  B.行政處罰
  C.通報批評
  D.刑事責任
  E.民事責任
  【答案】ABDE
  【解析】根據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統計法律責任一般可以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統計行政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統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兩種形式。
  16.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條例》的規定,下列措施中,屬于行政處分的有(  )。
  A.警告
  B.罰款
  C.降級
  D.撤職
  E.開除
  【答案】ACDE
  【解析】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條例》的規定,行政處分分為八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由行政監察機關行使的行政處分分為六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三、判斷題(請將答案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如果行為人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仍未報送統計資料,則構成拒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
  【答案】√
  【解析】如果行為人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報送了統計資料,則構成遲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如果行為人在《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規定的期限內仍未報送統計資料,則構成拒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2.某鄉鎮企業2009年實際產值為10.6億元,若上報為11.5億元,則構成虛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若上報為9.2億元,則構成瞞報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
  【答案】√
  【解析】虛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具有報送統計資料義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統計法律和統計制度的規定,高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瞞報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低于實際統計數據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
  3.根據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統計法律責任一般可以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三種。統計行政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統計行政處罰、行政訴訟兩種形式。(  )
  【答案】×
  【解析】根據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統計法律責任一般可以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統計行政法律責任主要包括統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兩種形式。
  4.最新修訂的《統計法》規定,利用虛假統計資料騙取榮譽稱號的,由作出有關決的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監察機關取消其榮譽稱號。(  )
  【答案】√
  5.對違反《統計法》有關規定,我國統計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和行政處分等。(  )
  【答案】×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共有7種: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許.-j-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不包括行政處分。

 四、綜合應用題(每道小題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的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一)某省某市機械廠12月份實際完成工業產值980萬元,但由于該廠統計員是剛從其他機械廠轉來的,不熟悉相關的統計報表制度,結果將該月的工業產值錯誤計算為1080萬元,該廠的統計負責人和有關領導在未對該數據依法進行核定的情況下,就同意將此統計結果報送給統計部門,致使該廠12月份的工業產值多報100萬元。
  根據上述資料請回答:
  1.該廠行為構成了哪種統計違法行為?(  )
  A.虛報統計資料
  B.瞞報統計資料
  C.篡改統計資料
  D.偽造統計資料
  【答案】A
  2.如果該市統計局對該廠給予行政處罰,而該廠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要提起行政復議,誰有權受理該廠的行政復議申請?(  )
  A.國務院
  B.該省統計局
  C.該市人民政府
  D.該市公安機關
  【答案】BC
  【解析】根據《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該廠既可以向省統計局提出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也就是說,省統計局和市人民政府均有權受理該廠的行政復議申請。
  3.如果該廠對有關部門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仍然不服,它應當通過什么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A.向國務院提起訴訟
  B.向國家統計局申請復議
  C.向人民法院提起仲裁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D
  【解析】如果該廠對有關部門的復議決定仍然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通過訴訟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某企業逾期未向該市統計局報送該企業產值報表,市統計局向該企業發出了《統計報表催報通知單》,要求該企業在3日內補報。
  根據上述資料請回答:
  1.如果該企業在3日內補報了產值報表,那么該單位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
  A.瞞報統計資料
  B.遲報統計資料
  C.屢次遲報統計資料
  D.拒報統計資料
  【答案】B
  2.如果該企業在3日仍然沒有報送其產值報表,那么該單位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
  A.瞞報統計資料
  B.遲報統計資料
  C.屢次遲報統計資料
  D.拒報統計資料
  【答案】D

  (三)某鄉人民政府統計站統計員私自改動20個村民委員會上報的2009年農村經濟統計年報報表,并根據改過的數據編制2009年全鄉的年報,經鄉政府主要領導簽字及加蓋鄉政府公章后上報到縣統計局,被核查發現,涉嫌統計違法。縣統計局對此種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了處理。
  根據上述資料請回答:
  1.該統計員和該鄉政府涉嫌統計違法行為有(  )。
  A.虛報統計資料
  B.瞞報統計資料
  C.偽造統計資料
  D.篡改統計資料
  【答案】D
  【解析】篡改統計資料,是指行為人利用某種職務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并報送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基本特征是在現有的統計資料的基礎上進行非法修改。該統計員和該鄉政府私自改動20個村民委員會上報的2009年農村經濟統計年報報表,并根據改過的數據編制2009年全鄉的年報,屬于篡改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
  2.縣統計局對該統計員和該鄉政府的統計違法行為可以作出的處罰有(  )。
  A.對鄉政府罰款
  B.對鄉政府通報批評
  C.撤銷該統計員的職務
  D.建議縣政府或有關紀檢監察部門對涉案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答案】BD
  3.有決定權的機關對涉案責任人可以作出的行政處分有(  )。
  A.記過
  B.警告
  C.調離原工作崗位
  D.罰款
  【答案】AB
  4.被追究責任人員若不服從處分,可以采取何種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A.申請行政復議
  B.向工商局申訴
  C.向上級申訴
  D.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C
  【解析】行政處分屬內部行政行為,當事人對所受行政處分不服的,既不能要求行政復議,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只能通過申訴程序解決。

  (四)某鎮主要領導為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指標,指使統計人員將2008年全年全鎮工業總產出5.78億元和2009年上半年全鎮工業總產出3.56億元,向縣統計局分別上報為8.65億元和4.32億元。更為嚴重的是,在縣統計局對其實施執法檢查期間,該鎮主要領導不僅不配合檢查,還指使下屬人員不向縣統計局報送統計報表。查實后,該鎮和涉案主要責任人受到了處罰。
  根據上述資料請回答:
  1.在此案例中該鎮有何種統計違法行為?(  )
  A.虛報統計資料
  B.瞞報統計資料
  C.拒報統計資料
  D.偽造統計資料
  【答案】AC
  【解析】某鎮主要領導為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指標,“以少報多”,屬于虛報統計資料行為;在縣統計局對其實施執法檢查期間,該鎮主要領導指使下屬人員不向縣統計局報送統計報表,屬于拒報統計資料行為。
  2.縣統計局對該鎮的統計違法行為可以作出何種處罰或采取何種處理措施?(  )
  A.警告
  B.行政記過
  C.罰款
  D.通報
  【答案】ACD
  3.有決定權的機關對涉案責任人可以作出何種處分?(  )
  A.罰款
  B.撤職
  C.調離原工作崗位
  D.行政記過
  【答案】BD
  4.本案中受到行政處分的人員若不服從處分決定,可以通過何種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A.向縣政府申請復議
  B.提起行政訴訟
  C.向上級申訴
  D.向市統計局申請復議
  【答案】C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統計師考試輔導精華

統計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金牌網絡輔導課程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se福利视频 |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