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銅進口量創16個月新高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1-10-23
9月份中國銅進口量為380,526噸,創16個月新高;鐵礦石進口量6,057萬噸,為2011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綜合媒體10月14日消息,周四(10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月度大宗商品進口數據,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支撐部分商品的需求。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銅進口量環比上升11.8%至380,526噸,創16個月新高;鐵礦石進口量環比上升2.5%至6,057萬噸,為今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但石油進口量比8月份有所下滑,同比則下降12%,為日均500萬桶。
外部動蕩環境下,中國商品需求依然堅挺,部分原因是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電網改造及對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的投資。不過,分析師提醒,貿易數據可能因為國慶長假前急于交貨而被曲解。
中國海關公布月度進口數據之前,美國周四出爐的官方數據顯示,本周早些時候,中國交易商購買了大批玉米期貨。
美國農業部表示,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售了至少90萬噸2011-12年交割的玉米,接近美國農業部所估計的中國明年玉米進口量的一半。強勁的購買活動似乎表明,中國把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調視作擴大庫存的好機會,這有助于為各種原材料的價格構筑事實上的底部。
外界密切關注中國的月度進口數據。今年年初,這個世界頭號大宗商品消費國在大宗商品采購方面表現低調,人們一度擔心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
如果中國需求放緩,影響的不僅是銅、石油、棉花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前景,還有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和埃克森美孚等礦業企業和石油公司的股價表現。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數據整體上表現強勁,只有原油數據顯得疲軟。
此外,鐵礦石進口量超過預期,原因是交易商趁著價格下跌的機會買進。鐵礦石是一種主要鋼鐵生產原料,同時也是整體經濟活動的風向標。今年2月,鐵礦石價格曾逼近每噸200美元高位,到了本周已跌至每噸160美元左右。
而受9月份銅進口量好于預期的影響,周四滬銅(55200,440.00,0.80%)主力合約1112尾盤微跌0.09%至54880,延續振蕩走勢,不過日內下跌意愿明顯小于前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