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5.測量儀器與方法1.測量環境地表γ輻射利量率的儀表應具備以下主要性能和條件: a.量程范圍; 低量程:1×10-8Gyh-1-1×10-5Gyh-1 高量程:1×10-5Gyh-1一l×10-2Gyh-1 b.相對固有誤差:<±15%; c.能量響應:50KeV~3MeV相對響應之差<土30%(相對137Cs參考γ輻射源); d.角響應:0°~180°R/R≥0.8(137Csγ輻射源);R:角響應平均值;R:刻度方向上的響應值; e.溫度:-10~+40℃(即時測量儀表),-25~+50℃(連續測量儀表); f.相對濕度:95%(+35℃)。2.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的測定成采用高氣壓電離室型、閃爍探測點型和具有能量補償的計數管型γ輻射劑量率儀等儀表。具有能量補償的熱釋光劑量計。可用于固定測點的常規測量,也為發生事故時提供數據。3.環境γ輻射劑量率連續監測系統,探測器采用高氣壓電離室或NaI(Tl)晶體,能量補償型G-M計 數管,數據應自動采集、存儲或搖控傳輸,量程必須兼顧止常與事故情況下的水平。4.對核電廠等大型核設施可配備環境放射性監測車,該車具有測量地表γ劑量率測定以及某些氣象參數等功能。核設施正常運行時,用于定期環境巡測。事故時配合固定式環境監測系統以及氣象觀測資料可快速確定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水平與分布狀況。5.發生重大核反應堆事故時,可由裝載在飛機上大體積Na(Tl)晶體探測器對污染地區進行γ輻射測量以提供測區地面污染水平及γ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濃度和空間分布。為事故的最初評價提供資料。6.環境地表γ輻射劑以率的測定方法:6.1.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量方式合兩種: a.即時測量。用各種γ劑量率儀直接測量出點位上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瞬時值。 b.連續測量。在核電廠等大型核設施的環境固定監測點上,測量從本底水平到事故的環境輻射場空氣吸收劑量率的連續變化值。布設在固定監測點位上的熱釋光劑量計測出一定間隔時間內環境輻射場的累積劑量值。6.2.在進行γ輻射劑量率測量時需扣除儀表對宇宙射線的響應部分。不同儀表對宇宙射線的響應不同,可根據理論計算,或在水深大于3m,距岸邊大于1km的淡水面上與對宇宙射線響應已知的儀表比較得出。6.3.全國性或一定區域內的環境γ輻射本底調查,對同一網格點的建筑物、道路和原野(城市中的草坪和廣場),γ輻射劑量率的測量可同時進行。6.3.1.建筑物內測量,要考慮建筑物的類型與層次,在室內中央距地面1m高度處進行。 6.3.2.在城市中的道路、草坪和廣場測量時,測點距附近高大建筑物的距離需大于30m,并選擇在道路和廣場的中間地面上1m處。6.4.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水平與地下水位、土壤中水分、降雨的影響、冰雪的覆蓋、放射性物質的地面沉降、射氣的析出和擴散與植被的關系等環境因素有關,測量時應注意其影響。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環評師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2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環評師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4 |
|
|